摘要:
(資料圖片)
在中文里,“危機”一詞可以分為兩個意思,一個是“危險”,另一個是“機會”。而騰訊控股(00700)就是這樣一家“危險”和“機會”共存的公司。
一方面,如果你在騰訊2004年IPO時投資了1萬元,那么到了今天,你當時投入的1萬元早已經超過了90萬元。
另一方面,隨著最近幾年監管機構對大型科技公司的持續審查(比如阿里巴巴因為反壟斷調查被罰了182.28億元),騰訊也未能幸免(當時市場傳出消息,騰訊因為違反了12項反壟斷法規,將被處于巨額罰款),隨后騰訊股價就下跌了3%,最后的結果是監管機構只對騰訊進行了50萬元的罰款。
雖然罰的這點錢,對騰訊來說簡直是毛毛雨,不值一提,但騰訊的股價截止目前已經從歷史高點下跌了56%以上,在本文中猛獸財經將嘗試從騰訊的商業模式、第二季度的財報、收入下滑的原因、投資版圖、風險等方面對騰訊進行分析,并說明騰訊的股價即使下跌了56%以上,也依然是一家被低估的科技巨頭。
多元化的商業模式
騰訊目前已經是中國當之無愧的社交媒體、游戲和許多其他科技領域的市場領導者了。
微信目前的月活躍用戶也已在全球已經超過了12.9億,這一數量比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人口還多,而全球社交巨頭Meta公司旗下的兩個超級APP (Facebook和WhatsApp)的月活躍用戶加起來總共才29.3億。
與此同時,騰訊在PC和手機游戲領域的用戶和收入也排名第一。此外,騰訊還是全球收入最高的游戲公司。
(來源:騰訊第二季度財報)
除此之外,騰訊還擁有在中國市場份額排名第一的移動支付平臺微信支付,騰訊云在公共云領域也擁有第二大市場份額。
騰訊音樂也是中國排名第一的音樂流媒體提供商(騰訊音樂在中國獨家擁有環球音樂、索尼音樂、華納音樂等世界知名唱片公司的流媒體播放權)。
投資版圖
猛獸財經認為把騰訊比作“科技版的伯克希爾哈撒韋”一點也不為過,我們之所以會這么說,是因為迄今為止,騰訊在全球各地已經對大量的科技公司進行了投資。
據猛獸財經整理統計,騰訊目前已經在全球超過700家的頂尖科技公司中占有股份,其中已經有83家公司的市值超過了10億美元。例如騰訊持有特斯拉5%的股份(特斯拉最新市值6619.46億美元),持有京東17%的股份(京東最新市值579.10億美元)、持有Snapcha 10%的股份(Snapcha最新市值137.03美元)、持有蔚來9.8%的股份(蔚來最新市值159億美元)、持有拼多多16.9%的股份(拼多多最新市值562.15億美元)、持有Spotify2.5%的股份(Spotify最新市值182.37億美元)、持有BOSS直聘8.29%的股份(BOSS直聘最新市值48.96億美元)、持有嗶哩嗶哩18%的股份(嗶哩嗶哩最新市值36.75億美元)、持有唯品會9.3%的股份(唯品會最新市值44.75億美元)、持有東南亞科技巨頭Sea Limited 18.7%的股份(Sea Limited最新市值264.07億美元)等。
騰訊商業模式的精妙之處在于,由于該公司的核心業務產生了巨額現金,其投資團隊可以在全球各地進行大量投資,并進一步推動騰訊在國際上實現多元化發展以及產生協同效應。
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騰訊的管理層報告稱,其在上市公司(不含子公司)的持股規模已經達到了6020億元(約900億美元)。
騰訊第二季度財報
2022年第二季度,騰訊產生了1340.3億元的收入(約197.8億美元),低于分析師預期的1346億元,并且同比下降了3%,這是騰訊的收入在歷史上首次出現下滑。
(來源:騰訊第二季度財報)
分析騰訊收入下滑和股價下跌的原因
游戲業務
騰訊總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還是游戲收入下滑導致的 (游戲業務已經占到了騰訊總收入的24%),在第二季度游戲業務在國內的收入同比下降了1%,至318億元(約47億美元)。這主要是因為大型游戲發行量減少,第二季度僅推出了三款移動游戲。此外,監管機構對游戲行業的政策,也影響了騰訊的游戲業務, 新政策規定18歲以下的兒童每周玩網絡游戲的時間將被限制在3個小時以內,而且不能在上學期間玩,以及監管機構在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期間暫停了新游戲的審批,也影響了騰訊的游戲業務。
因此,騰訊不得不依靠其現有游戲來創收,如《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等。在本季度騰訊的新游戲《V Rising》在Steam平臺上線的第一個月就賣出了200萬份,這表明市場對游戲的需求仍然很強勁。
第二季度,騰訊游戲來自國際的收入同比下降了1%,至107億元(約16億美元),這是由于疫情趨緩后,全球對游戲的支出“正常化”導致的。英偉達和微軟在這方面的收入也顯示出了下降趨勢。
據據普華永道的一項報告,2022年全球游戲產業的規模將達到2357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將增長36%以上,達到3211億美元。因此,目前許多國家/地區的游戲業務收入下降只是一種周期性調整,但長期趨勢是上升的。這意味著騰訊這樣的公司還有很長的增長空間。
(來源:普華永道)
通信與社交業務
通信與社交業務在第二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長了1%,達到了292億元(約43億美元)。這一小幅增長是由視頻直播的增長和人工智能推薦算法的改進推動的。在第二季度視頻號的日活躍數量和視頻上傳數量都同比增長了100%以上。這為用戶帶來了更多的內容。騰訊在第二季度財報會議上指出,廣告客戶正在增加在短視頻平臺上的支出,騰訊旨在通過視頻廣告將其貨幣化。
(來源:騰訊第二季度財報)
本季度騰訊視頻的會員數量和收入也出現了同比增長,原因是平均每用戶收入(ARPU)的快速增長,盡管騰訊視頻的會員數量在長視頻平臺中還相對較低(1.22億),但借助電視劇《夢華錄》的爆火,騰訊視頻的會員數量和收入在第二季度依然出現了快速的增長。第二季度騰訊音樂的會員數量和收入也同樣出現了同比增長。
2022年第二季度,騰訊的廣告收入為190億元(約28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8%,這是因為廣告商減少了在互聯網服務、教育和金融等領域的支出導致的(這種下降在第二季度的前兩個月最為明顯)。不過也有好的一方面,比如第二季度的“618購物節”就推動了騰訊本季度的廣告業務增長。所以廣告業務是有一定周期性的。
(來源:騰訊第二季度財報)
金融科技服務業務
2022年第二季度騰訊的金融科技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了0.8%,至422億元(約62億美元)。這一基本持平的增長主要是由疫情的復蘇和封鎖政策導致的消費支出下降推動的。目前騰訊約有一半的收入與中國的經濟活動密切相關,并從中受益。因此,當經濟表現良好時,騰訊也會表現良好,反之亦然。
(來源:騰訊第二季度財報)
在第二季度,騰訊的支付量也出現了放緩,但隨后就出現了復蘇,并創下了新高。
(來源:騰訊第二季度財報)
騰訊為應對收入下滑采取的措施
降低成本
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騰訊在第二季度已經將國內所有的內部服務都遷移到騰訊云上,管理層也將重心轉移到更多的內部產品上了。
(來源:騰訊第二季度財報)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到騰訊第二季度的毛利潤為579億元(約85億美元),同比下降了8%,其營業利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為367億元(約58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4%。
因此,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算,騰訊的營業利潤率為27.4%,低于去年同期的31%。然而,應該注意的是,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來,騰訊的利潤率已經連續改善了,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跡象。
(來源:騰訊第二季度財報)
猛獸財經預計,隨著管理層宣布的一系列成本削減措施,包括銷售和營銷費用每年減少21%,對表現不佳的業務進行優化(騰訊目前已經退出了在線教育、電子商務、游戲直播等非核心業務)和優化員工隊伍并控制員工成本(裁員約5000人)等措施,騰訊的利潤率預計會在未來幾個季度恢復。
強勁的現金流和資產負債表
由于上述削減成本的措施,騰訊的現金流在2022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長了30%,達到了225億元(約33億美元),季度環比增長了47%。
(來源:騰訊第二季度財報)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到騰訊的的凈(債務)/現金狀況在第二季度增加了約85%,這是非常棒的。騰訊目前的現金總額約為3159億元(約460億美元),并且向股東支付了130億元的的現金股息((約19億美元))。此外,管理層也對未來表現出了非常強的信心,并在本季度回購了價值31億元的股票。
騰訊可能會面臨的風險
(1)在短期內。由于中國經濟的放緩或監管方面的進一步變化,騰訊的股本回報率可能會低于目前的水平。
(2)騰訊不一定總能找到高利潤和高增長的領域進行再投資。
(3)騰訊的股價可能會再次面臨由于大股東的拋售而引發股價持續波動的風險,因為在過去五年中,每當騰訊的股價出現高點時,它的大股東Prosus/Naspers都在拋售,這一點值得關注。
并且Prosus/Naspers每次拋售的時間點都被證明是有有先見之明的,比如在2018年3月,騰訊的股價出現高點時,Prosus/Naspers就拋售了騰訊2%的股份,當時的這一次拋售,后來被證明,即使在疫情之前,騰訊的股價也沒有達到過這樣的高點。
2021年4月,其又拋售了騰訊2%的股份,而此時正是騰訊股價的高點,并且這個高點可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會是騰訊股價有史以來的高點。
(4)在經歷了20年的高速增長后,騰訊可能會面臨增長放緩的風險,由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騰訊可能會面臨一段時間的低迷,直到收入恢復到新常態。
結論
騰訊是一家規模巨大的公司,并在游戲、社交媒體和云等成長型行業成功實現了多元化。猛獸財經預計該公司長期內有望從市場的周期性逆風中恢復,并走高。但短期內,由于監管機構和游戲行業的政策,騰訊的股價可能會出現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