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科創板日報》11月4日訊(編輯 邱思雨)昨日,國內首次GWh液流電池儲能集采開標。據中核匯能發布的2022-2023年新能源項目儲能系統集中采購(標段一)顯示,中標候選人分別為為:大連融科、四川偉力得能源、液流儲能科技公司、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武漢南瑞公司、山西國潤儲能。 如上圖所示,五家公司的中標單價分別為2.65元/Wh,3.46元/Wh,2.2元/Wh,3.57元/Wh,3.62元/Wh。其中,兩家公司的中標單價均低于3元/Wh,最低單價僅2.2元/Wh。作為對比,以2021年8月國家電投湖北100MW/500MWh全釩液流電池項目的報價為基準,彼時單價在3.8元/Wh。
據了解,在電化學儲能技術中,目前發展較為成熟的鋰電儲能的投資成本約在1.8元/Wh,而此前釩電池項目投資成本約在3.8-6.0元/Wh,是鋰電儲能投資成本的2倍以上。受較高的初裝成本掣肘,全釩液流電池的商業化發展較為緩慢。
但隨著釩電池持續降本,疊加其安全性較好,生命周期成本低于鋰電池,全釩液流電池的投資項目數量逐漸攀升。
前不久(10月30日),百兆瓦級的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一期工程正式并網發電。該電站為迄今全球功率最大、容量最大的百兆瓦級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機構普遍認為,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投運將加速全釩液流電池產業化進程。
據光大證券統計,截至2022年10月,液流電池項目已建成合計180MW/720MWh,在建合計588MW/2.4GWh。其中,位于新疆伊犁的250MW/1GWh全釩液流電池儲能項目正在建設。多個GWh級別的項目招標投建,液流電池產業化進程加速。疊加液流電池降本幅度超預期,2023年將會是國內儲能發展的大年。
從投資的角度上,國泰君安認為,電池端和材料端的相關企業將受益于釩電池產業化潮流。據其整理,A股上市公司中,布局釩電池相關業務的公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