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財聯社11月17日訊(記者 劉夢然)時隔不到一個月,晶澳科技(002459.SZ)再度加碼一體化產能。財聯社記者從公司獲悉,公司新建產能看公司未來規劃,也結合市場需求。
昨日晚間,公司披露百億投資框架,擬在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期建設光伏切片、電池、組件一體化智能工廠及研發中心項目,總投資約102億元。公告稱,投資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公司一體化產能及研發實力,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更好地滿足全球客戶對高效優質光伏產品的需求。
作為組件頭部企業,公司在一體化建設上尤其出力。10月28日,公司宣布擬投資15.65億元對組件一體化產能進行擴建,項目包括邢臺一車間5GW組件改造項目和合肥5GW組件項目。今年3月,晶澳科技宣布擬于曲靖市投資開發和建設“綠色光伏新能源基地”,總投資約100億元人民幣。
僅在今年,公司已經累計宣布超過300億元投資計劃,項目均為擴大一體化產能,涉及拉晶、切片、電池、組件、輔材、光伏儲能發電等環節。按照規劃,今年底公司組件產能將超50GW,硅片和電池產能約為組件產能的80%左右。
業績方面,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組件出貨27.1GW,位于行業第四;當期凈利潤為32.9億元,同比增長150.66%,其中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5.87億元,同比增長164.97%。
近兩年,光伏產業供應鏈博弈尤其激烈,主要表現在上游多晶硅供不應求價格持續高位,下游環節毛利承壓,倒逼組件企業加碼垂直一體化建設。業內分析認為,供給擠壓之下,一體化組件龍頭盈利能力相對穩健。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從頭部企業規劃產能看,晶澳科技電池一體化率為80%,處于行業領先水平,不過隨著晶科能源加快擴產,如果以電池/組件產能分別為55GW/60GW看,其在今年末一體化比例超過90%。
今年初,因電池產能擴產速度放緩,導致大尺寸電池片出現結構性緊缺,進一步考驗組件企業供應鏈管理能力。晶澳科技近期表示,公司新增的產能預計在明年Q2可以投出來,到時候電池產能緊缺就可以得到緩解。N型方面,明年底其N型高效電池產能將達27GW,并規劃了其他N型高效電池產能。
(編輯:曹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