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11月24日訊(記者 朱潔琰)達安基因(002030.SZ)的一份調價通知函,或為分子診斷行業的走向帶來新的變數。
近期,IVD行業的關注焦點之一就是達安基因大面積、大幅度下調其分子診斷試劑產品的終端價格,大部分被調價產品的價格處于10元、15元,最高降幅超90%。有觀點認為,達安基因以主動的方式,對整個分子診斷行業發起了“集采”攻擊。
(資料圖片)
該事件還在繼續發酵,11月21日,甘肅省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平臺發布通知,根據企業申請,53個注冊證的97個體外診斷試劑產品主動申請降價(即達安基因的產品),其中有12個新申報注冊證按照“綠色通道”復核通過。調整后價格作為本省最高參考價供醫療機構議價采購,鼓勵其他企業主動申請將價格調整至合理水平。
達安基因的此次調價行為給分子診斷行業帶來的影響有多大?行業內其他企業是否會跟進相關價格?《科創板日報》記者展開了調查。
▌平均降幅超集采
青海省藥品采購中心于11月15日發布的《關于調整部分醫用耗材試劑價格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揭開了達安基因調價產品的具體品類與降幅。
《通知》顯示,達安基因旗下39款分子診斷產品的降幅中位數達到76.85%,4款產品降幅超過90%。其中,降幅最大的產品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檢測試劑盒(PCR-反向點雜交),該產品此前在北京市的價格為185元/人;如今,在青海省的價格降到了10元/人。
2021年9月,安徽曾發起體外診斷化學發光試劑的集采,最終公布的談判結果顯示,13家參與談判的企業中,有12家企業順利中標,產品平均降價幅度47%。
也就是說,達安基因此次調價的降幅甚至超過了集采。關于調價的原因,達安基因方面表示,本次大范圍調價是為了積極響應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指出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范管理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建立靈敏有度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優化醫療服務價格政策”。公司同時表示,目前產品原材料等已達到能自己設計與規模化生產,利潤并不會受影響。
體外診斷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張華認為,集采降價是趨勢,達安屬于先行一步。同時,其表示,“達安已經擁有供應鏈的優勢,加上新冠鋪開的渠道,能夠迅速實現以量換價。”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達安基因的生物制品板塊毛利率均超過70%。
與此同時,財聯社記者也在此前第一時間向達安基因了解相關情況,達安基因內部人士則表示,公司共有上百種PCR檢測試劑,目前部分產品價格進行了下調,對業績的影響需要觀察實際銷售情況和運營情況,具體請關注定期報告。
達安基因的盈利能力是否會受到影響暫時不得而知,但行業內其他企業大概率會受到波及。
▌分子診斷行業競爭激烈
從此次達安基因降價的產品類別來看,華大基因(300676.SZ)、圣湘生物(688289.SH)、之江生物(688317.SH)、凱普生物(300639.SZ)、碩世生物(688399.SH)等均是這一賽道的玩家。
關于是否會跟隨達安基因降價,有相關企業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這是一種市場化行為,我們目前也并不清楚達安降價的影響,至于會不會跟隨降價是需要高層討論決定的?!?/strong>
不過,目前全國招采已經基本形成了一盤棋,一家企業動,很難不影響到其他企業。
從公開信息來看,達安基因此次調價后的產品終端價格或已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以HPV檢測試劑為例,達安基因的人乳頭瘤病毒(6,11型)核酸檢測試劑盒(PCR-熒光法)、人乳頭瘤病毒(16/18型)核酸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價格已下探至10元/人。根據碩世生物招股書,該公司HPV類產品2019年的銷售價格為56.8元/人。
刨除新冠市場外,目前國內分子診斷市場仍處于規模小、集中度低的階段,行業競爭仍十分激烈。據2021年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達安基因和華大基因分別占國內分子診斷市場份額16%和14%,其余玩家包括圣湘生物、之江生物、凱普生物、碩世生物等占比均不到10%。
隨著新冠紅利褪去,分子診斷市場也將迎來更加殘酷的競爭,從達安基因此次主動降價的舉動來看,該公司已率先回歸非新冠業務的市場份額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