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新消費日報11月26日訊(研究員 梁又勻),早在今年6月末,辣味休閑零食品牌衛龍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衛龍”)就已通過了港交所聆訊,但卻遲遲未能啟動招股程序。
【資料圖】
11月23日,隨著“辣條第一股”龍最新業績數據的更新,品牌的猶豫與艱難被擺在公眾面前。
“我們的客戶需要一定時間應對該價格調整”
財報顯示,相較于衛龍2019年至2021年業績復合增長達19.1%的從容與強勢,截至2022上半年,衛龍總營收為22.6億元,同比下滑1.8%。同時,公司由盈轉虧,僅半年虧損就達到了2.61億元,對比而言,2021上半年衛龍凈利潤為3.58億元。
銷量的下降和虧損幾乎體現在衛龍調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以及其他全線產品上。
衛龍表示主要有兩大原因,其一是上半年疫情對公司生產和交付產生了影響;其二是品牌對主要產品類別采用了新包裝、生產工藝、配方等進行升級,并作出了價格調整,“致使我們的客戶需要一定時間應對該價格調整,所以銷量受到了暫時性的影響”。
從財報公布的產品均價來看,銷量最好的調味面制品(如辣條、親嘴燒等)相比去年同期漲價1.6元/千克,環比2021年末漲價1.3元/千克;蔬菜制品(如魔芋爽、海帶等)同比漲價2元/千克,環比漲價1.9元/千克;豆制品及其他(如鹵蛋、豆皮等)同比漲價4.7元/千克,環比漲價4.2元。
綜合來看,銷量較少的豆制品及其他漲價最為明顯,蔬菜、調味面制品次之。相較于品牌2019年至2021年,上述品類平均每年分別漲價0.27元/千克、-0.07元/千克以及2.87元/千克,本次衛龍在半年內的快速提價堪稱前所未有。
漲價的沖擊最先體現在銷售額上,2022上半年,調味面制品銷量首當其沖,同比下降13.82%;蔬菜制品銷量同比下降3.94%;而漲價最明顯的豆制品及其他銷量則同比下降19.71%。
受銷量下降影響,即使產品漲價,公司最終營收也未能做到與2021上半年持平,同比下降1.8%,足以見得漲價所帶來的沖擊。
盡管考慮到衛龍上半年生產工廠、物流及線下零售網點交付存在不確定,但對比而言2020年、2021年同屬疫情期間,公司產品銷量增速卻仍能保持5%以上。
從細分品類上看,漲價確實能帶來部分營收的增長。衛龍在財報中表示,在往期記錄中,精包裝產品的銷售收入(以絕對金額及占比計算)高于經典包裝產品的銷售收入。
上半年,調味面制品精包裝產品、蔬菜制品營收同比分別上漲了6.91%和3.11%。
值得一提的是,衛龍存貨管理表現較好。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上半年,衛龍存貨分別為3.99億元、5.41億元、6.04億元及5.1億元。
此外,截至今年9月30日,衛龍已售出或使用存貨2.66億元,占上半年存貨總數的52.2%。存貨周轉天數為72天,雖有所延長但相對穩定。
辣條升級,欲擺脫產品單一化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至2026年,我國辣味休閑食品行業潛在市場規模將達到2737億元,年均增速約為9.6%。以2021年零售額計算,衛龍在國內辣味休閑食品中市場份額達到了6.2%,位列第一。
數據上,2019年至2021年衛龍年營收復合增長率達19.1%,2021年凈利率達到17.2%,較同期行業平均增速4.2%以及利潤率10%優勢明顯。
在品牌介紹中,衛龍也將自己定位為備受國內年輕人喜歡的休閑食品品牌。同時,在電商和社交媒體渠道中,衛龍通過營銷活動、打造新潮品牌形象,使得不少年輕人自發地成為品牌傳播者。
但另一方面,從大眾零售、街邊小賣鋪起家的衛龍,其所面臨的轉變“垃圾食品”負面印象、提升口碑、獲得更多年齡層認可等困境,目前只有通過品牌升級以及走高端化路線化解。隨著國民收入提升以及消費升級時代的到來,該思路一定程度上順應了時代的發展。
最新招股書顯示,2021年以及2022上半年,衛龍在服務預付款中的支出顯著上升。除了促銷和廣告之外,衛龍分別支付了3194.9萬元和1765萬元,用于品牌定位及升級咨詢。而在2020年之前,衛龍相關支出為0。
為升級產品、工藝和包裝,進而實現品牌升級,2022上半年衛龍的研發費用達到了693.4萬元,而2021全年研發費用僅為549.7萬元。
然而面對衛龍的升級,以及升級帶來的產品漲價,市場暫時未能給出很好的回復。
在衛龍內部,產品升級帶來的毛利率提升,已作用于蔬菜制品、豆制品及其他,帶動公司整體毛利率提升了1.2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
不過,占比最大的調味面制品受銷量減少所困,毛利率同比減少1.1個百分點,仍然有待市場接受。
除此之外,衛龍長期對于辣條等調味面制品品類依賴度過高,也成為品牌發展的困境。據招股書透露,目前衛龍共有四大單品年零售額已超過5億元,分別為大面筋、魔芋爽、親嘴燒、小面筋。不難看出,其中三款為調味面制品。
2019年衛龍調味面制品營收一度高達73.1%,近些年在品牌的有意控制下,該部分占比降至59.3%。與此同時,蔬菜制品占比顯著提升,但除魔芋爽外,蔬菜制品還未出現其他“獨當一面”的產品。
招股書顯示,目前衛龍已規劃將上市所得融資用于研發低糖、低鹽、低油產品,與第三方合作研發肉制品、土豆制品等,并持續優化生產工藝降低成本。
根據《2022胡潤百富榜》顯示,目前衛龍CEO劉衛平身價達到220億,名列排行榜251位。隨著公司最新的業績變動以及上市工作的推進,劉衛平是否能穩住“河南富豪排行榜黑馬”頭銜,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