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哭泣,有人在偷笑。
(資料圖片)
1
富豪榜上的“黑馬”
前些天,《2022胡潤百富榜》如期而至。
1305位個人財富在5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企業家登上了榜單,他們主要來自工業產品、房地產、大健康、消費品和食品飲料等行業。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富豪的平均年齡在58歲,果然財富需要時間來沉淀。
寒氣沒有繞過大佬。從總體來看,今年上榜人數較去年減少160人,總財富比去年下降近20%。
農夫山泉68歲的鐘睒睒依舊是中國首富,身家還比去年增長了650億元。但一眾互聯網大佬就沒有這么幸運了,馬云、馬化騰和黃崢的財富值與排名都有所下降。
比互聯網更慘的,是房地產。293位今年落榜的企業家中,涉及房地產行業的最多,達到41人,占比14%。
遙想20年前,同樣是這張榜單,房地產行業的上榜人數占比50%;10年前,這一比例還有20%;到今年,上榜人數占比僅10%。
在2009年的富豪榜前10富豪中,甚至有8位的主業都是房地產。但如今,眾多房地產大佬,從榜單中悄悄地消失了。
最經典的例子是許家印。2017年,許家印身家2900億元,登頂全國首富。但恒大陷入風波后,許家印的財富在2021年縮水至730億元,排名也掉至70名;到了今年,更是僅剩下300億元,排名第172。算下來,許家印的財富相比當年的高點——
縮水了近90%。
啥叫“自由落體式下滑”,這就是了。
一片哀嚎中,也有例外。在房地產行業,依然有人實現了財富的增長。
例如王健林家族,今年前進了9名,奪回了地產首富的寶座。再如濱江集團戚金興,從去年的802名增進到第296名,跨越之大令人驚訝。
這些都是老面孔了,有一個名字卻引起了我的好奇——賴海民。
榜單顯示,2022年賴海民以500億元的財富值,位列胡潤百富榜第87位。但翻看過往榜單,2021年賴海民還排在第118位,2020年甚至沒進前500名。
按最新榜單看,賴海民不僅首次擠進了前100強,且已然位列房地產大佬的頭部陣營。
這位排名上升像“坐火箭”一樣的神秘大佬,到底什么來頭?
2
又一個“李嘉誠”?
賴海民極為低調。
他掌舵的鴻榮源不是上市公司,他素來也不喜張揚,因此相比其他地產大佬,他的公開資料實在少得可憐。我翻閱了鴻榮源集團的官網,結合零星的公開報道,嘗試著拼湊出賴海民的財富歷程。
1965年,賴海民出生于廣東普寧一個小村莊,上面有兩個哥哥。靠著做工程,賴海民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并由此走進了房地產行業。1991年,26歲的賴海民創立鴻榮源,后進入深圳寶安,經由弘雅花園二期等項目完成了地產財富的原始積累。
外界第一次注意到賴海民和鴻榮源,可以追溯到2006年深圳國土局發布的一份榜單。榜單上,鴻榮源的銷售業績超越中海、招商等房企,僅次于深圳萬科。
賴海民和鴻榮源第二次出圈,是拿地。
2007年9月,鴻榮源和保利激戰數輪,最終以21億元的成交價拿下了廣州白云區金沙洲B3702A06地塊,樓面價高達7935元/平方米,這創下了當年的
金沙洲地王紀錄。
同樣是那一年,鴻榮源還以13.95億元的價格競得佛山南海地塊,以5.2億元競得湖南長沙望城地塊,還以收購形式在惠州拿下超過70萬平方米、建面約200萬平方米的土地……賴海民擴張的心思顯而易見。
遺憾的是,拍下金沙洲地王后,鴻榮源因土地款一拖再拖,地塊在2010年被廣州市國土局正式收回,并沒收土地出讓金4億元。他們在惠州、長沙、河源等地項目公司也陸續被注銷,對外擴張計劃就此擱淺。
根據時代周報的調查,鴻榮源在2006年前后還曾拿下深圳寶安的A004-0100地塊,這是當年深圳出讓面積最大的商業用地之一,占地9.94萬平方米,一度被外界稱為“深圳最大MALL”。但拿下這塊地后,鴻榮源卻一度停滯六年未動工,項目長期處于閑置狀態。
克而瑞的數據顯示,2021年鴻榮源銷售額只有83億元,排名第169名,近年來銷售體量也維持在百億上下。但有人統計過,僅在大本營深圳,鴻榮源就有超100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
這不禁讓人想到李嘉誠。中國基金報曾做過統計,李嘉誠目前在內地擁有超過50個房地產項目,分布在20多個城市。據統計,這些項目中,至少有19個還都沒有完工。這些土地大部分是李嘉誠在80年代末拿的,剩下一部分是在2005年左右拿的。
這19個沒有完工的項目中,有10個項目已經開發超過10年。買下地塊后囤起來,低買高賣,就是李嘉誠的生財“法寶”。
說實話,對一個商人來說,能吃到政策紅利并全身而退,是一種本事;但對國家和民眾來說,這種依靠囤地來獲利的行為,百害而無一利。
3
潮汕大佬的商業帝國
金沙洲地王被收回后,鴻榮源的戰線回縮到深圳及周邊城市,且多集中于舊改項目。
尤其是東莞,根據樂居財經的統計,早在2020年鴻榮源就拿下3宗舊改項目,此前三年內新增更新面積不低于360萬平米,鴻榮源還因此被稱為東莞舊改“圈地王者”。
賴海民不是沒有過擴張的野心。2008年左右,為了支撐規模擴張,賴海民把目光瞄向了資本市場。他先是意圖赴港IPO,后又試圖借殼上市,但都沒能成功。
也正是從那以后,鴻榮源陷入降價與棄地風波中,無奈放棄了擴張計劃。
但回過頭來看,也許正是因為擴張受挫,鴻榮源才沒有走上加杠桿、高周轉的路子,從而躲過了地產行業的這輪風波。
在這期間,賴海民的財富也實現了飛升,身價躥至500億元。時至今日,賴海民旗下的鴻榮源業務版圖已經遍布地產綜合、商業運營、產業發展、金融科技多個領域,儼然是一家大型的綜合性企業集團。
與此同時,隨著賴海民年歲漸增,接班人也開始走到臺前。
賴海民的長子賴俊霖,被外界稱為“地產界趙又廷”,不僅高調出席公開活動,據說還“非常喜歡法拉利等名車”。此外,賴俊霖還熱衷電競,成立了自己的電子競技俱樂部。賴海民的次子賴柏霖,則更鐘情于金融,是利安人壽、廣東華興銀行等企業的股東。
兒子們的高調和賴海民形成鮮明的對比。除了潮汕商人的傳統之外,賴海民選擇低調,可能也有著現實的考量。
中國日報網曾統計過,從2003年至2011年,短短八年間,中國共有72位身家過億的富豪死亡。死因分別為:15位被謀殺,17位自殺,7位死于意外事故,14位被法律處以極刑,19人病死。
更夸張的是,有人還做過統計,在中國,億萬富豪的死亡率已經超過萬分之一點五。要知道,目前中國最危險的職業警察,死亡率是萬分之三左右。
時至今日,億萬富豪,已經變成了一個高危職業。“人怕出名豬怕壯”的道理,賴海民應該是參透了。說到底,他信奉的可能還是那句老話——
悶聲發大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