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2月14日訊(記者 王俊仙 盧阿峰)近日,醫療機構可在線開治療新冠癥狀的處方規定出臺后,境內唯二獲批的新冠口服藥——輝瑞Paxlovid(奈瑪特韋/利托那韋片)和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在同一日開放線上問診處方。但隨后,Paxlovid遭火速下架,而阿茲夫定的獨家商業化合作方復星醫藥則向財聯社記者稱,將多渠道實現阿茲夫定的可及性。
(相關資料圖)
財聯社記者采訪的多位行業專家表示,Paxlovid和阿茲夫定開放線上問診處方后的不同情況,背后折射的是這兩款藥物安全性和可及性的衡量結果,以及兩個品種在不同應用場景發揮的作用。
新冠口服藥開放線上問診處方
近日,《關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聯網醫療服務的通知》明確,醫療機構可在線開具治療新冠肺炎相關癥狀的處方,鼓勵委托符合條件的第三方將藥品配送到患者家中。一石激起千層浪,境內獲批的兩款新冠口服藥物會否在線銷售備受關注。
很快便有機構“聞風而動”,昨日有媒體報道稱,1藥網旗下互聯網醫院的新冠咨詢門診開始預售Paxlovid,定價為2980元/盒。但隨后Paxlovid又被火速下架,并遭1藥網否認,其稱“媒體的解讀不準確”。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1藥網昨晚在線問診異常忙碌,一直到晚間7點多,問診患者都無法從導診員處轉接到醫生接診,而帶有Paxlovid包裝盒和有效期至2023年3月字樣的新冠問診專用通道,晚上8點多開始無法正常進入,顯示“服務器超出承載,正在升級”。晚上10點時,該新冠問診專用通道“消失”。
雖然1藥網表示自己是按照《關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聯網醫療服務的通知》,通過互聯網醫院為符合條件的患者提供診療和用藥服務。但今日輝瑞方面的回應卻值得玩味,其向媒體表示,Paxlovid網售為不實消息,系1藥網單方面所為,與輝瑞公司無關。輝瑞還透露,Paxlovid國內售價仍為2300元每盒,是僅在醫院內售賣的處方藥,需遵醫囑使用。
在網售Paxlovid火速下架后,真實生物阿茲夫定的線上問診處方通道則順利上線。近日,財聯社記者從復星醫藥方面獲悉,公司正積極響應和配合,與京東健康等互聯網醫療平臺接洽合作,多渠道實現阿茲夫定的可及性,進一步滿足新冠感染患者居家治療需求。
昨日晚間,財聯社記者在方舟健客APP和復星健康互聯網醫院小程序的互聯網醫院發熱門診確認,阿茲夫定片已經開放線上問診處方,包含運費后售價分別為每瓶(1mg*35片)349元和310元,開具處方需要核酸陽性檢查證明或核酸抗體陽性證明,或線下就診的門診病例、處方等。今日下午4點記者發現,方舟健客上阿茲夫定處于缺貨狀態,而復星健康小程序的線上發熱門診也處于系統升級調試狀態。
對此,財聯社記者從復星醫藥方面獲悉,阿茲夫定開放線上問診處方后,每日問診量較大,造成部分網絡平臺擁堵,目前公司正在協調醫療和配送力量,保障居民問診需求,后續阿茲夫定還將在更多互聯網平臺開放線上問診處方。
醫藥行業資深專家胡曉春對記者表示,雖然歷經疫苗接種及核酸檢測后,從政府監管到百姓消費都更趨于理性了,但線上問診處方將打開阿茲夫定可及性?!暗c疫苗是全民性接種不同,阿茲夫定是治療性藥品,存在較大的購買使用的選擇權差異?!?/p>
阿茲夫定或更具可及性
根據輝瑞回應,Paxlovid似乎并不適合網售。
對此,病毒學專家常榮山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已有數據表明,我國醫院在臨床使用Paxlovid過程中發現一些不合理用藥和配伍使用問題,因此該藥并不適合在藥店或網絡銷售,而應在醫院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
“Paxlovid主要針對輕中度轉成重癥風險的患者,在臨床試驗中相對于安慰劑的防重癥有效性為89%,而我國本輪疫情重癥患者相對較少,例如廣東本輪疫情感染者17萬人中,重癥、危重癥4例,有進展為重癥風險的患者應盡快就醫?!?/p>
事實上,即便是嚴格控制在院內使用的情況下,Paxlovid已經有不合理用藥的情況了。專業期刊《中國藥物應用與監測》刊登的一篇文章顯示,上海某醫院的研究者對該院2022年4月到6月使用Paxlovid情況進行統計發現,Paxlovid臨床用藥存在不合理情況,用藥不合理率達到67%。
不合理使用情況共發生180例次,用法用量不適宜117例次(65.00%),其中給藥頻次不適宜100例次(55.56%),給藥方式不適宜10例次(5.56%);聯合用藥不適宜47例次(26.11%);適應證不適宜16例次(8.89%)。
相比之下,阿茲夫定在應用場景方面顯得更具優勢。
依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九版)》,Paxlovid適用人群為發病5天以內的輕型和普通型且伴有進展為重型高風險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17歲,體重≥40kg)。用法:300mg PF-07321332(奈瑪特韋)與100mg 利托那韋同時服用,每12小時一次,連續服用5天。
而阿茲夫定納入適應癥為用于治療普通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成年患者。用法用量為空腹整片吞服,每次5mg,每日1次,療程至多不超過14天。
常榮山表示,阿茲夫定治療新冠的服藥劑量較小,安全性較好,國內獲批適應證為普通型,線上問診處方時接診醫生應仔細辨別并判斷開具藥方,患者應嚴格按照說明書用藥。但切記該藥不能用于預防。
資深醫藥電商專家邵清對財聯社記者表示:Paxlovid與阿茲夫定的差別除了療效和安全性之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可及性,Paxlovid的單個療程價格高達2000多元,這與一瓶300多元的阿茲夫定形成鮮明對比。隨著感染人數的進一步上升和新冠毒株毒性的進一步降低,適合輕癥治療的阿茲夫定更適合放在網上銷售,這樣普通患者也買得起,具有較好可及性。
“而主要治療危重癥的Paxlovid,最適合的應用場景是新冠危重癥的負壓病房?!鄙矍鍖ω斅撋缬浾弑硎尽?/p>
后備軍“摩拳擦掌”
事實上,自新冠疫情全球爆發以來,全球各大制藥企業和科研機構一直在致力于開發可有效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疫苗以及新冠的有效治療藥物。相較于注射給藥方式,口服小分子藥物具有更多優勢,也因此成為了全球新冠藥物研發的熱門賽道。
從作用機制上來看,全球已獲批小分子新冠口服藥主要包含以Molnupiravir為代表的RdRp抑制劑,和以Paxlovid為代表的3CL蛋白酶抑制劑。
國內共上市3款新冠藥物,包括Paxlovid、阿茲夫定和騰勝博藥的中和抗體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其中阿茲夫定是RdRp抑制劑。
從國內企業競爭情況來看,藥融云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共有100多家企業參與新冠藥物研發,涉及研發項目150余個。
據財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國產在研的新冠藥物超20款,其中,君實生物的VV116、開拓藥業的普克魯胺、先聲藥業SIM0417和眾生藥業的RAY1216等產品研發進度靠前。
君實生物近日在互動平臺上表示, VV116已于國內完成一項III期研究,正處于多項國際多中心的III期臨床研究階段。公司已組建專門團隊,正在盡全力推進相關研發工作的進程,探索其在全球市場后續注冊及商業化的可能性。
開拓藥業公司人士則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核心產品普克魯胺拓展推進新冠治療的研究,公司已完成在美國等國家進行的普克魯胺治療輕中癥新冠患者的III期全球多中心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普克魯胺可有效降低新冠患者住院/死亡率。目前公司正在積極推進普克魯胺在中美等國家的緊急用藥批準/緊急使用授權(EUA)。
(編輯:曹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