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第二日早間,富力地產再次公告澄清,其并無就保釋提供任何保證金,其于Z&L Properties Inc(由張力及其關聯方擁有)并無權益及該案件將不會對公司的業務及營運有任何重大不利影響。
富力地產急于和相關事件劃清界限的公告,反而有些欲蓋彌彰的意味,張力是否行賄也還有待查證敲定,但該事件的爆出卻讓富力地產和張力旗下的商業版圖引發外界關注。1是宴請還是行賄?據相關報道稱,張力此次被捕是因美國方面指控其通過回扣資金的形式獲得了在美國加州的開發項目合同。公開資料顯示,張力的個人公司Z&L是一家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房地產開發和管理公司,主要從事高層混合用途開發,項目分布于舊金山、圣荷西、洛杉磯等地。除了此次涉案的美國舊金山前公共事業部主管外,據財經十一人報道,一條2021年12月17日的新聞稿顯示,前舊金山公共工程總監穆罕默德·努魯承認在任期間,曾利用官職之便,使一位來自中國的億萬富翁開發商受益,該開發商正在舊金山開發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大型混合用途項目。有媒體聯想到,富力地產于2015年8月通過旗下一家公司在美國加州圣荷西收購一處開發項目。而上述前舊金山公共工程總監穆罕默德·努魯,也是通過一位加州當地的一位華裔商人黃永樂,牽線介紹中國的這家房地產商。從現有的公開資料來看,尚不能確認該案件是否與富力地產或張力有關。但從兩項案件的受賄形式來看,都是因酒店住宿被指控涉嫌行賄。而事件的真相和結果如何,還需后續官方文件報道。2債務困境富力被稱為華南五虎之首,2018年曾憑借1310.6億元的銷售額,躋身千億房企陣營。此后富力地產的銷售規模則陷入了停滯,盈利能力也在逐漸下滑,到2020年,富力通過調整均價以加快銷售速度,在犧牲了毛利率的前提下,公司銷售規模仍未能夠獲得較高的增長,但仍盈利91.46億元。與此同時,在“三道紅線”的壓力下,富力通過出售資產、回籠現金、削減債務等方式,改善信貸狀況。此時在政策壓力下,公司的債務困境逐漸顯出端倪。2021年,根據公司財報,富力地產虧損163.53億元。而這項財報數據,直到今年8月才公布出來,較原定披露時間晚了5個月。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截至2021年末,富力的銀行借款、境內債券、優先票據及其他借款等總額為1371.71億元,其中有700億元在未來一年內到期。
而在千億規模的借款壓力下,直至2021年財務報表獲批當日,立信德豪會計師事務所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富力地產共有約298.83億元的銀行及其他借款已違約或交叉違約。
除了大力促銷外,公司也在通過債務重組和出售大量資產,緩解債務困境。2022年上半年,據相關報道顯示,富力地產仍在出售資產回籠資金,其中包括離岸和境內多個項目。2022年7月,富力地產成功將公司旗下總規模49.43億美元(約332.37億元人民幣)的美元債展期3-4年。2022年11月10日,根據富力地產公告,公司又實現8筆債券合計135億元獲得展期,平均到期期限從約4個月延至3年以上。至此,富力成為目前國內首家實現境內境外債券全部整體展期成功的房企,展期債務合計約467億元人民幣。除了展期延長,整個地產行業也迎來好消息,11月28日晚,證監會發布公告稱,恢復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資。2022年12月13日,消息曝出第二天,富力股票一路低開低走,期間最高跌超14%,總市值縮水至78.8億港元。而公司2017年收購的萬達旗下的77家酒店資產,也在連年虧損,甩掉包袱后的萬達反而及時保住了現金流,還在今年前8個月,介入20多個地產項目,抄底后又迎來新政策,顯然要比債務纏身的富力境況好上不少。當初還意氣風發的富力,如今能否順利脫困繼續留在牌桌上,還是個未知數。3繁華背后關于富力,其實比起張力,大多數人可能更熟悉李思廉。富力的特殊之處也在于公司實行的雙老板制,其中李思廉主要負責財務和銷售,張力負責項目開發和工程管理。2017年以骨折價拿下萬達77家酒店資產的,也正是李思廉。
然而風水輪流轉,此后的富力也逐漸邁進了割肉大甩賣的局面。
但富力的困局未必會是老板的困局。據《胡潤百富榜》,2022年張力、張量父子以190億元的財富位于榜單第296位,比2021年還上升了6位。而張量持股62.96%的公司力量發展,頗有爭議。根據公開資料,力量發展是張力創辦的一家以能源業務為主的公司,2012年在港交所上市,截至到2021年底,張力及其配偶持股11.22%,張量持股62.96%,張力一家合計占股約74%。2021年,富力背負千億債款的情況下,力量發展全年營收約為55.8億元,毛利約36億元,毛利率高達64.6%,凈利潤約25億元,張氏一家也通過分紅拿到了超4億港元。有關力量發展的爭議在于,2021年以來和富力地產的相關交易。根據界面新聞,2021年以來,力量發展累計購入房地產項目約為8個,頻繁的收購一部分投資者認為是,力量發展在為富力紓解資金困境,還有一部分觀點認為,張氏父子在轉移資產,尋找退路。尤其2020年4月,力量發展以3億元收下富力地產旗下的物業公司天力物業,2021年9月,僅僅5個月的時間,就轉賣給了碧桂園,套現近100億。
而這近97億的差價,落到了哪里,從富力物業的規模來看,二者之間似乎并不相干。
據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有396家房企發布破產公告,眾多地方房企陷入流動性危機。如今的富力,內外交困,如果再次爆雷,給市場留下的殘局又將由誰來收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