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2月16日訊(記者 武超)“目前公司各重點藥品均在市場上非常緊俏,金振口服液、銀翹清熱片、杏貝止咳顆粒、散寒化濕顆粒這四種藥品,目前只要生產一批,就立刻發貨一批,公司幾乎沒有剩余庫存,部分銷售渠道甚至已經斷貨。”康緣藥業總經理楊永春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正在增加生產班次,以及著手購置設備增加產線。今年四季度,預計各品種銷量均同比去年大幅增加,例如熱毒寧注射液銷量或將翻倍。
(資料圖)
財聯社記者近日在連云港的康緣藥業中藥制藥智能工廠看到,現場呈現一片繁忙景象,特別是用于散寒化濕顆粒與杏貝止咳顆粒的顆粒劑生產設備,正在全天24小時不間斷運行,車間員工正采取三班倒上班。
不過,隨著清熱解毒類中藥走俏,上游多種中藥材價格出現大幅漲價。據公司統計,已經至少有14種需要采購的中藥材成本出現上漲。楊永春坦言:“生產成本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列入《指引》的藥品大都“斷貨” 公司幾乎沒有剩余庫存
隨著防疫政策的逐步優化,諸如“感染新冠如何吃藥”“新冠備藥清單”等話題受到諸多關注。12月10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正式發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醫藥干預指引》(簡稱《指引》),分別對成人、兒童和特殊人群感染新冠病毒提出了相應的中成藥治療給藥方案,并公布了預防、康復用藥方案。
財聯社記者關注到,《指引》中列入了康緣藥業的獨家品種散寒化濕顆粒、金振口服液、杏貝止咳顆粒以及加味藿香正氣軟膠囊。此外,康緣藥業旗下的熱毒寧注射液、散寒化濕顆粒也先后被納入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
《指引》發布后,居民對清熱解毒類中成藥購買需求大增,財聯社記者通過實地走訪發現,在江蘇省的部分藥店,康緣藥業列入《指引》的品種大都處于“暫時斷貨”的狀態。
“金振口服液、杏貝止咳顆粒是比較熱門的藥品,早就已經賣空了,其他很多對退燒清熱有療效的藥品也是,只剩一些針對小兒的感冒藥。”在江蘇南京的一家奇冠藥店,工作人員向財聯社表示。
在一家老百姓大藥房,財聯社記者也看到類似的現象,很多藥柜空空如也,“我們進過一些康緣的散寒化濕顆粒,但很快就售空了。金振口服液現在也是缺貨。”工作人員稱。
而線上渠道方面,在美團買藥APP上,財聯社記者看到,上述藥品均在附近無貨可售,但金振口服液、杏貝止咳顆粒可以從外地發貨,預計送達需要2-4天。
對此,康緣藥業總經理楊永春向財聯社記者表示,由于公眾對防疫的重視程度提高,疊加近期全國多地迎來較強寒潮,導致感冒、流感高發等因素,公司旗下金振口服液、銀翹清熱片、杏貝止咳顆粒、散寒化濕顆粒四種藥品均非常緊俏,藥品銷售公司發來的訂單供不應求,接近處于“斷貨”的狀態。
根據華泰證券研報測算,今年前三季度,康緣藥業的熱毒寧注射液收入5億~5.5億元,同比增長約100%;金振口服液收入6.5億~7億元,同比增長逾80%。按照目前的情況預估,今年冬季,康緣藥業的重點品種銷量均將同比大幅增加,全年或將維持不亞于前三季度的同比增速。
智能制造提升效率 顆粒劑產能較上月已增3倍
在對康緣藥業的中藥制藥智能工廠進行實地探訪時,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幾乎全自動化的生產基地內,各個制藥車間干凈整潔,流水線運行井然有序,各環節均通過智能物流設備傳輸,為公司產品提供質量保證。
楊永春向財聯社記者稱,中藥產品具有多成分的復雜體系,其生產制造過程更是一個復雜的動態系統工程,因此中藥質量的均一可控,是制約產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瓶頸之一。“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深入開展了智能化建設和改造,逐步建成和完善了中藥智能化提取精制車間、中藥注射劑智能制造車間、中藥智能化固體制劑工廠、中藥智能化口服液車間和智能化倉庫等5個智能化車間或倉庫,累計投資超過十幾億元,在更好地保證中藥產品質量的同時,也大大提升了產量。”
進入上萬平方米的提取精制車間里,財聯社記者隔著寬大的玻璃墻看到,排成數列的龐大罐釜正按設定程序對藥物進行分離、萃取、提煉,再經過管道流通到下一步的制劑等流程,并設有現代化留樣室可以留樣分析。相比傳統藥品生產工廠很多工藝流程需要工人來操作控制,這個車間里能看到的員工卻很少,只有零星數人來回巡視,更多的工作人員則坐在控制中心的可視化大屏前監控。
“這就是智能制造平臺帶來的便利,不僅更加節約人力資源,并且,對藥品生產各環節的把控,也比以往更加精準和安全。”楊永春稱,通過精確的傳感器和執行器,工廠內生產工藝數據的自動采集率達98%,可對車間、物流等進行實時監測和控制,極大提升了資源配置和生產效率,并杜絕質量事故發生。
在車間的二樓,滿眼被綠色所覆蓋,廠房寬大的穹頂之下,種植有芭蕉、棕櫚等植物。“這是康緣工廠的設計特色,綠植不僅構成獨特的景觀,可四季觀賞,還是環境友好、清潔生產的發展思路的體現。我們在研發時注重采用無害化、低污染化的工藝,并對生產過程中的物料、能源及污染物進行精細化管控,實現節能、降耗,減少污染物排放。”楊永春稱。
財聯社記者還獲悉,在銷售旺盛的背景下,公司產能也正大幅攀升。康緣藥業一位生產負責人向財聯社記者表示,目前公司的顆粒劑生產線(主要用于散寒化濕顆粒與杏貝止咳顆粒等)與口服液生產線(主要用于金振口服液等),機器正24小時不間斷運轉,員工則是采取三班倒輪班制。
“因為要完成生產任務,不少員工都需要加班。”該負責人稱。
財聯社記者根據現場看到的情況測算,康緣藥業通過開足馬力生產,金振口服液的產能由原來的162萬支/天,已經增至252萬支/天;散寒化濕顆粒與杏貝止咳顆粒共用產線,產能由原來的12萬袋/天,已經增至36萬袋/天。該生產負責人亦表示,這樣的產能數據與現實情況吻合。
在楊永春看來,即使這樣的產能還未充分滿足市場需求,“我們已經在計劃購置設備擴充產能,散寒化濕顆粒的產能將可增至72萬袋/天。”
而財聯社記者以此推算,產能如期擴大后,康緣藥業僅通過散寒化濕顆粒一條產線,在峰值時就可實現每天超千萬元以上的產值。
14種中藥材采購價上升 但貨源供給穩定充足
財聯社記者了解到,隨著清熱解毒類中藥走俏,導致上游多種中藥材價格出現大幅漲價。根據亳州、安國、玉林等中藥材交易市場公開消息,近期涉疫中藥材品種連翹、板藍根、廣藿香、金銀花等交易火爆,行情也不斷攀升。
據生意社數據,連翹12月1日報價為122.5元/公斤,到12月14日已升至217.5元/公斤,漲幅為77.6%;金銀花12月份價格漲幅為57.1%。另據中藥材天地網數據,廣藿香報價從11元/公斤漲至22元/公斤,漲幅達100%。
“據我們統計,已經至少有14種公司需要采購的中藥材成本出現上漲。”楊永春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漲價原因或與市場需求集中爆發有關,“目前各大藥廠與中藥公司都非常關注清熱解毒、止咳化痰類的藥品。”
其亦坦言:“生產成本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畢竟在產品訂單激增的背景下,公司對藥材原料的采購規模也大幅增加。”
而康緣藥業此前通過研判,也對部分藥材有所儲備,或能抵御一部分漲價壓力,“儲備的品種,比如金銀花等可以供給一段時間。現在都開足馬力生產,還是會不久就用光。”
不過,財聯社記者從康緣藥業獲悉,目前中藥材的貨源供給較為充足,并沒有出現供應緊張的局面。“只要去采購,就可以迅速提到貨,時間并不會耽誤。我們與一些穩定的藥材供應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包括產地的農村合作社與規范化的GMP藥材種植基地等。”楊永春稱,盡管藥材漲價,仍會加緊采購,充分保障生產。
楊永春還認為,由于制藥行業的特點,生產成本僅是所有經營成本中的一個環節,藥材漲價對于今年利潤的影響將相對可控。
此外,財聯社記者了解到,盡管上游多種清熱解毒類中藥材價格走高,但多家業內上市公司均表示,暫不會因此而拖累采購與生產。
例如,珍寶島(603567.SH)披露稱,將通過戰略合作,增加防疫類、抗病毒類中藥材貯存;貴州百靈(002424.SZ)表示,有布局中藥材種植,以供公司自用;盤龍藥業(002864.SZ)則稱,目前藥源基地產量穩定,且有一定庫存。
(編輯:曹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