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1月以來,在公共衛生防控修復、互聯網政策見底等利好共振下,反彈“排頭兵”非港股莫屬。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16日,恒生指數11月以來累計漲幅達32.43%,恒生科技累計漲幅45.46%。伴隨港股行情的回暖,港股類ETF基金亦開啟反彈,以富國旗下港股通互聯網ETF(交易代碼:159792)為例,截至2022年12月15日,Wind數據顯示,港股通互聯網ETF不僅在11月以來ETF基金漲幅榜中以45.38%拔得頭籌,其份額亦大幅增長,深交所官網2022年12月16日披露信息顯示,港股通互聯網ETF份額再創新高達到45.5億份,,自12月6日以來短短8個交易日份額增超11.5億份,足見聰明資金對于港股互聯網板塊后市的看好。
12月13日,香港宣布14日起自香港前往內地和澳門無須在口岸核酸檢測,公共衛生防控政策的調整無疑利好港股市場。伴隨近期公共衛生防控新10條出爐,公共衛生防控優化的大方向已經明確,疊加地產、互聯網等行業政策見底,市場對于經濟環境及消費的預期均有一定改善。長期來看,盈利是港股上行的主要驅動力,伴隨國內經濟再度復蘇,港股盈利增速有望轉正,業績兌現或將進一步帶動盈利預期上修。政策方面,前有互聯網行業“完成平臺經濟專項整改”的精神,后有地產“三支箭”的發出,伴隨今年以來監管信號趨于積極,當下投資者對于未來政策監管的預期相對充分,監管擔憂情緒釋放下,港股互聯網板塊有望迎來估值修復。
在此背景下,諸多外資機構表態看多中國并調增對中國股市的評級。世界銀行預測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或為4.5%;IMF預測2023年中國經濟將增長4.4%,是極少數增速高于2022年的全球大國;高盛預測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將達到4.5%,上半年會有一定波動但下半年會明顯高于上半年;摩根士丹利也將中國股票的評級從2021年1月以來的“持股觀望”上調至“增持”。
估值層面來看,雖然經歷了11月的大漲,港股目前仍處于相對低位。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13日,恒生指數當前PE(TTM)為9.57倍,仍處于23.52%的歷史百分位,估值較低,或為較好的布局時機。對于想要一基把握港股投資機會的投資者,借道指數基金不失為較為便捷的參與方式,以富國旗下港股通互聯網ETF為例,該基金密切跟蹤HKC互聯網指數(指數代碼:931637.CSI),從港股通范圍內選取了30家涉及互聯網相關業務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行業分布在社交、數字傳媒、軟件開發、消費電子、醫藥商業等領域,覆蓋電商、手機、游戲、網絡醫療、軟件等細分行業,可謂包含港股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的方方面面。
與此同時,作為目前市場內跟蹤該指數規模最大且流動性最好的ETF產品,港股通互聯網ETF可以T+0交易,流動性有保障;不含美股上市的中概股,投資者不用擔心退市風險;且不屬于QDII基金,沒有額度限制。同時該基金擁有配套聯接基金——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聯接(A類:014673,C類:014674),進一步滿足了不同類型投資者布局中概互聯賽道的需求,可謂投資者高效、低成本布局港股新經濟的趁手工具。
好基金需要有好的管理人,港股通互聯網ETF基金經理為富國量化投資部量化投資副總監蔡卡爾,其具備超9年證券從業經歷,超5年投資管理經驗,所在富國量化“夢之隊”已在指數量化投資領域深耕逾12年,核心成員穩定,致力于為投資者打造多樣化、多策略、全譜系的資產配置工具箱。2020年3月,2021年9月和2022年8月,富國基金分別榮獲由《中國證券報》頒發的“量化投資金牛基金公司獎”和“十大金牛基金管理公司獎”,綜合實力受業內高度認可。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