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聲明,我不具備評論醫療健康話題的專業資質,因此任何表達與專家有出入,請以專家解讀為準。
但是即便如此,“愉見財經”仍然堅持要寫今天的推送,是因為看到不少身邊的親戚或朋友,出現了很多陽完就要出門high的苗頭,比如前腳轉陰后腳就自認為有抗體了,又開始呼朋引伴了,又開始進出公共場所隨隨便不戴口罩了,之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很心急,拿著手機一對一地勸,不要造不要造,no zuo no die啊!然后勸每一個都要把下面這套理論說一遍。說累了,想想,不如搞批發,我發一篇稿,明天開始再勸人,我就直接轉發稿子就行。
一、
當病毒突破外部防線侵入身體,我們首先迎接的第一場考試,是人體免疫要去跟病毒干架了。
關于這一場考試,三年來我們已經接受了足夠多的資訊和專家觀點了。我只說一點,那就是,有兩種人,考這場試會比較辛苦;余下的絕大部分其實都還好的,畢竟這場病本身具有明顯的自限性,像龍卷風一樣忽然來也會忽然走,熬過這個過程就行。
第一種人,是基礎疾病人群,尤其是心腦血管基礎疾病,和嚴重的肺部基礎疾病。因為他們要頂得住高燒、病毒入侵肺部造成纖維化的可能性(概率不高但存在)、以及部分人或出現血栓的問題等。
無它,第一,控制自己的體溫,燒到一定溫度了要及時吃退燒藥,溫度降不下來或發燒天數超標,都要去醫院;第二,監測血氧飽和度的夾子一定要備,此外我家還額外備了5L的醫用制氧機,和防止腦卒中的緊急用藥。
第二種人,反而是免疫力不錯的那些。
我今天還在跟我媽打個比方。有的人免疫力不行,遇到病毒大哥一腳踹開門了,他的免疫力就像是我家的柯基見了大老虎,象征性叫兩聲意思意思可以了,接著立馬就往地上一趴開始搖尾巴了。所以拋開毒株品種和載量不說,有些人癥狀輕微,不一定是因為身體好,這甚至不是什么好事兒,因為病毒大哥弄不好正在人的身體里看房,找地兒扎根呢。
我一平時抵抗力很不咋地的朋友,這次體感就很輕微,哪哪兒都沒痛過,連燒都沒能像樣發一發,只是輕微地小火燉了她幾個小時,就算完成了。可退燒后,抗原卻日復一日全都是強陽的,是強到T線都黑了的那種,但那些天,她已經沒有任何不舒服了。
反之,抵抗力很能打,那,估計就要打好一陣了。我群里有個八塊腹肌男,起病前兩天還在健身房狂擼鐵(估計就是那天中的標),燒一上來立馬就痛苦萬狀要生要死了,從痛苦程度到時間目測都比大家多。
不過好在,病毒大哥進化到了奧米克隆階段,早期那些因為“免疫風暴”、“免疫失控”而引起太嚴重并發癥的情況已經大幅減少了。
二、
好了,接下來一步是,終于退燒了,或者有的朋友終于進入“楊康”階段了。值得恭喜,但不可掉以輕心,因為這意味著第二場考試的考試鈴,剛剛哐哐響起。
首先,麻煩你心疼一下你的免疫系統吧,他們干了這么一票大的之后,累慘啦,如上圖,再整裝站起來至少三個禮拜后。所以麻煩你,不要像個周扒皮那樣,短期又給他們布置新任務,他們是真的真的打不動了。
你再出去招惹個啥病,哪怕不是新冠,就是個普通流感好了,或者哪怕就是細菌性的感染,什么著著涼自找的那種。這種平日的小case,到時候,你可能都沒啥抵抗能力了,會趴得很快。
所以保護自己,消停一下哈。
第二,你有抗體了嗎?其實準確地說,病毒侵入身體后,抗體就開始產生了,只不過抗體的量要慢慢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抵御二次感染。
至于這個過程要多久,我不是生物學專業的我不懂,我只知道,我自己身邊就有“抗原陰了好幾天以后,又陽了”的例子;或者也有些聊別的話題的地方,也會不小心泄露真相,比如前兩天很網紅的一個赴卡塔爾報道的女記者Vlog,她本意是說在采訪期間的趣事,但就暴露了她自己在卡塔爾期間——陽了兩輪(世界杯一共才幾天?)。
當然,這里頭的學術問題是,他們也許都不算“復陽”,而只是雖然核酸陰了、或抗原陰了,但病毒還是非常微量地存在于體內的。
那么,既然關門留寇,切忌敵進我退!那這時候再勞累、或是過度放飛自我,都很可能會給自己惹大麻煩——剛去“陰間”,又回“陽間”!
第三,就是有些朋友,燒剛退,覺得自己身體終于不痛不癢了,好一陣輕松啊,就又要開始忙乎。我還認識一個居然這個時候出去談客戶喝大酒的!別這樣,去測個抗原看看,這個時候病毒濃度其實挺大的。回到床上去,繼續去休息好,繼續把自己當個病人,繼續每天早早睡覺,才是正道。
順便,你們觀察網上那些流出的案例,有沒有發現,不少嚴重的情況(乃至去世的),并不發生在發燒當天,而恰恰是退燒后的第二、第三天。就是那種,前一小時看著人還好好的,后一小時突然就倒了。
三、
以上全流程都通關了后,這事兒總算可以過去了吧?就讓它像一場“大號感冒”一樣從身體消逝吧?不好意思,我偏悲觀,覺得對于一部分人來說,可能仍然未必,他們還有第三場考試要通過。
上文說新冠RNA大哥在身體里看房呢,萬一它看中了,弄不好真的會買房,然后駐扎在部分人的身體里。
美國有一項“對44例經PCR確診的新冠患者死亡者進行尸檢”的研究(來自NIH的研究團隊,Nature雜志發布),發現了一個讓人毛骨悚然的結論——新冠RNA已經具有長期“定居”人體的能力,在其中某個病例的大腦中至少存在了230天。
“在感染的中后期,全身組織中的病毒RNA呈現下降趨勢,但低水平的RNA會持續存在。”
研究人員一共對44例經PCR確診的新冠患者進行了尸檢,其中38例產生了抗體,3例屬于早期病例還沒產生抗體,3例死前血漿不可用。44例中有11例完成了廣泛的大腦采樣。
44個病例中均檢測到新冠病毒RNA,其中在85個解剖位置和79個體液樣本中檢測到新冠病毒RNA。
早期病例中,呼吸道的新冠病毒RNA最多,并且在除了生殖組織外,其余組織中均檢測到了新冠病毒RNA。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晚期病例的多個組織類別中,能持久性、經常地檢測到低水平的新冠病毒RNA;而且所有6例晚期病例的大腦中都能檢測到新冠病毒RNA,其中5例能在大腦的大部分部位檢測到,甚至包括一名在出現癥狀后230天死亡的病例。
說到這里,必須聲明,“愉見財經”并不是來散布焦慮的,而是來制造“警醒”與“警惕”的。上述研究結論我們辨證看待,相對“幸存者偏差”,以上結論也是有“去世者偏差”的。
但是我想說的是,我們與新冠的正面硬剛已經不可避免,左右兩個極端或許都不可取,一味害怕逃避是沒用的,但過于輕敵地亂來也是“作死”的。
能和人體共存相當長一段時間、乃至伴終身的病毒,前有HIV、乙肝,皰疹病毒事實上也能呆不少年;另外,“菌”的就更多了,比如大腸桿菌、幽門螺桿菌。那新冠的RNA能不能留、能留多久?這個命題雖然還在研究中,尚無明確結論,但我們對此做到重視與小心,總不為過。
既然如此,防護好、休息好、病了陽了自我隔離好、把病養好,是硬道理。
中醫有句話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我覺得很有道理,送給大家。昨天已經是冬至了,從今天開始,黑暗就會一天比一天少,光明一天比一天多。我們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