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有媒體報道,特斯拉上海工廠將在春節期間繼續停產,放假時間比春節時間還長。早在周末,已有消息稱工廠在24日起開始停工。
上海工廠作為特斯拉產能最高的工廠,停產必定會影響特斯拉的產量,由此引發了大家對特斯拉銷量的猜測。
同時,特斯拉的股價連續7個交易日收跌,今年以來更是暴跌近7成。這不得讓人好奇,什么讓特斯拉股價跌得“剎不住”,還把工廠也停了?
(資料圖片)
股價暴跌,馬斯克多次減持
自創下最高點后,特斯拉的股價走出了“過山車”的行情,并在今年第四季度持續下滑。
截至12月27日,特斯拉收跌11%,報收109.1美元/股,市值為3445億美元,距離股價最高點蒸發超8000億美元。
伴隨股價下跌,馬斯克的世界首富寶座也不保了,如今身家1465億美元,縮水上千億美元。
據分析普遍認為,特斯拉的暴跌,一方面與馬斯克接連出售股價有關。
截至目前,馬斯克已5次減持特斯拉。
第一次在特斯拉股價觸頂之前。2021年11月8日到12月28日之間,馬斯克累計套現164.29億美元。另外4次發生在今年,馬斯克套現近400億美元。
目前,馬斯克持有特斯拉約13.4%股份,仍為第一大股東。
另一方面,則是外界擔憂電動汽車需求疲軟。
受地緣政治、供應鏈緊張、補貼退坡等影響,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放緩似乎成了定局。特斯拉銷量受影響難以避免。
最近,馬斯克表示,“我認為我們正處于衰退之中,2023年將發生一場相當嚴重的衰退”,這種嚴重程度將與2009年相當。
對于經濟的預測,馬斯克似乎已為股價的持續下滑,提前給大家打了預防針。
特斯拉訂單暴跌,上海工廠停產
實際上,外界擔憂的汽車需求問題已經困擾了馬斯克。
據Troy Teslike的統計表明,截至12月8日,特斯拉的全球訂單積壓量從7月的47.6萬暴跌至16.3萬。
從圖中還可發現,特斯拉在中國和美國的市場已迅速衰退。其中,中國積壓的訂單從10月的3.2萬單,快速下滑至不足6000單。
或為了避免產能過剩,特斯拉工廠啟動減產。
有報道稱,特斯拉于12月24日暫停了上海工廠的生產,并在本周停掉大部分生產工作。另外,其在元旦和春節假期也將停產,停產時間長于春節假期。如此一來,生產時間較往年同期大幅縮短。
此前,特斯拉出現過庫存積壓的問題。據招銀國際報告,今年10月,特斯拉上海工廠的產量達到8.77萬輛,高出交付量約1.6萬輛。這是特斯拉開設上海工廠以來,產銷差距最大的一次。
另外,從特斯拉今年對售價的態度,也可見其銷量問題。
面對原材料導致成本上漲,國內汽車都在漲價,特斯拉反而在“殺價”。
自9月以來,特斯拉在中國已采用買保險、訂車或現車提車等方式,給予6000-8000元的補貼或折扣。在美國,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降幅高達7500美元。
馬斯克近日也說,特斯拉的毛利率高于同行,會傾向于犧牲部分利潤保持汽車銷量的增長。
產品力不行,態度還傲慢
盡管降價手段頻出,特斯拉還是走到了減產跟前??梢?,價格已不是左右消費者的唯一因素。根源上,是特斯拉汽車不敵別家。
首先,是特斯拉的產品力跟不上了,花樣不及對手多。
特斯拉熱銷的Model3和Model Y,已經3年沒有重大改款升級了。而今年,國內展露頭角的新勢力持續發力,推新車,做升級,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
特斯拉雖是新能源汽車行業領軍,但不得不接受對手的蠶食。像比亞迪,今年銷量已超162萬輛,“蔚小理零哪”等新勢力均賣超10萬輛。
特斯拉的主價格區間在30萬元上下,又是新能源汽車競爭最激烈的區間。隨著國產汽車產品布局拓寬,寶馬、奔馳等豪車品牌轉型也漸上軌道,特斯拉面對勁敵環伺無動于衷,只能接受消費者變心。
其次,是其面對安全事故反應傲慢,讓消費者寒心。
今年,特斯拉因為“幽靈剎車”已多次陷入輿論風波。7月,明星林志穎駕駛Model X 發生車禍,經過5個月治療尚未痊愈。11月,駕駛Model Y的潮州車主因剎車失控導致多輛車相撞,造成2死3傷。
對此,特斯拉的回應要么是不確定原因,要么是司機操作不當,引起網友不滿。
這種“剎不住”的印象,甚至已深植于消費者大腦。有人在投資者平臺上吐槽:“特斯拉在現實生活剎車剎不住,股票里下跌也剎不住?!?/strong>
還有人質疑,“我一直覺得新能源車最大的擔心應該是自燃,萬萬沒想到是剎車,汽車一百多年了居然是剎車問題?!?/p>
如果說剎車事故對汽車安全的看法比較主觀,特斯拉今年的召回數據或更能說明問題。
今年,特斯拉在中國累計召回約79.16萬輛車,原因包括電池管理系統、車輛示廓燈的軟件問題等。在美國,特斯拉召回了377萬輛車。
結語
特斯拉搶先一步實現盈利,持續利用減損利潤的方式,搶訂單占市場。現在產品跟不上,連降價也不奏效?;蛟S馬斯克該要好好思考銷量的問題,而不是在推特上用奇怪的言論吸引消費者的注意。
如今失去世界首富的頭銜,馬斯克估計不會再這么飄,要安心造車了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