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市場指數的表現出現了一定的分化,上證綜指由于受到了權重低迷的拖累,盤中弱勢震蕩下探,截至收盤下跌0.44%,創業板指則是在醫藥、成長板塊的帶動下表現相對強勢,上漲0.48%。盤面上來看,醫藥板塊強勢拉升,軍工、軟件等板塊逆勢收紅,而地產基建、白酒家電等板塊則12月29日跌幅居前。個股漲跌比1:2,上漲家數大約1600家,下跌家數約3300家。
【資料圖】
量能方面,12月29日兩市成交額再度萎縮,全日成交約6100億元。臨近年底,疊加公共衛生防控因素的影響,近期市場的成交量持續維持在比較低的程度。在低成交量狀態下,資金將面臨存量博弈,此時市場以震蕩或調整為主,或難有大的行情。后續需要密切關注量能何時能夠放量,增量資金何時開始入場。
北向資金方面,12月29日小幅流出11.1億元,其中滬股通流出4.28億元,深股通流出6.82億元。從近期的情況來看,在經歷了一波持續性地流出之后,自11月中旬以來北向資金逐步重回買買買的軌道之中。
盤面上來看,12月29日醫藥板塊表現亮眼,疫苗ETF(159643)上漲1.84%,生物醫藥ETF(512290)上漲1.51%,醫療ETF(159828)上漲0.96%,此外創新藥滬深港ETF(517110)上漲1.90%。
從消息面來看,近期醫藥板塊的利好消息接踵而至。近日,全國多省市相繼調整公共衛生防控措施后,居民購藥以及購醫療設備的需求得到釋放,多地現“購藥熱”。相關部門表示,目前抗原日產能1.1億人份,指壓式血氧儀日產超25萬部,有關部門將繼續幫助企業擴大產能,加快滿足市場的需求。
此外,國家還要求加快提高疫苗加強免疫接種覆蓋率,特別是老年人群覆蓋率,優先采取序貫加強免疫,努力做到“應接盡接”。預計未來隨著感染常態化、流感化發生,相關藥物及疫苗存在長期需求。
在防控政策的不斷優化之后,當前不少地方即將迎來第一波感染高峰。后續隨著感染高峰過去,人民的生產生活逐步回歸正常的節奏,醫藥的診療也重回正軌,此前被公共衛生防控耽誤的診療需求、消費醫療需求有望加速恢復。醫藥板塊的基本面也將在這多重利好的合力作用下出現邊際改善的跡象。
醫藥板塊經歷了長期深度的調整,整體估值已經非常低,投資的邊際安全性較高。而且當前公募基金持倉對于醫藥板塊也處于非常低的水平,換言之后續彈藥的供給可以說相當充分。后續可以繼續關注醫藥板塊的相關ETF——疫苗ETF(159643)、生物醫藥ETF(512290)、醫療ETF(159828)以及創新藥滬深港ETF(517110)。
軍工板塊12月29日反彈,軍工ETF(512660)上漲1.7%。
作為曾經的熱門賽道,回顧2022年,國防軍工板塊圍繞市場風險偏好變化和基本面情況變化(原材料價格上漲、元器件名錄、高基數和增值稅改革等)演繹,呈現較大波動。
細分到子行業上,航空發動機方面,參考美俄三四代軍用戰斗機發動機15-25年左右的量產時間,目前我國新機型處于三代批產提速、四代接力關鍵節點,前端更新需求旺盛;此外軍機規模增加疊加實戰化訓練頻率提升,有望打開后端維修空間,三代渦扇處于翻修增長期。航空發動機賽道或迎來前后端需求持續擴容的黃金發展期。
航空制造方面,大額訂單反映出需求接續釋放,或為行業提供持續增長動力。中泰證券研究所統計,2021H1,中航沈飛(戰斗機)和航發動力(發動機)大單落地;2022H1,中航西飛(運輸機&轟炸機)大單落地;2022Q4,中直股份(直升機)公告預計將在2023年收到客戶大額預付款。大額訂單使得企業未來業績的增長確定性增加,十四五開端以來,航空裝備終端型號列裝需求節奏具備一定的延續性,未來伴隨新型號漸進批產,行業有望維持高層長。
此外,軍工板塊還受益于國企改革的邏輯。2022年5月有關部門發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首次試點將上市公司發展質量納入央企負責人考核,并明確考核時間表,或將從股權激勵和資產整合兩個方面看到國有軍工上市企業逐步提升經營質量。隨著央企改革持續深化,“提質”加速有望進一步提高企業效率、釋放企業活力。
展望未來,國防安全的保障、“大國博弈下的必選消費”軍工板塊,或仍具有上升空間。目前軍工板塊估值處于歷史較低水平,感興趣的小伙伴可繼續關注泛國產替代及制造業升級的主線,回看《黃岳:把握“恢復”與“升級”主線》,逢低布局,包括軍工ETF(512660),以及信創相關的計算機ETF(516220)、軟件ETF(515230),高端制造相關的工業母機ETF(159667)。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