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血氧儀漲價幾倍發國難財,能給上市公司帶來多少新增利潤?”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投資者犀利質疑新晉網紅“魚躍醫療”。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血氧儀、制氧機正在變得供不應求,火熱程度不亞于前些天的退燒藥,然而這家公司在疫情期間的漲價行為,卻被網友直指“發國難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魚躍醫療,黑心醫療?
先是被爆同款血氧儀從94元左右漲到299元,魚躍醫療甩鍋回應“不清楚價格的事,是商家那邊自行定價。”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隨著輿論發酵,魚躍醫療又陷入了“召回門”,有消費者爆料其花4700塊購買的制氧機,漲到9800元后,被強制退款并召回。
“你們怎么能把已經完成的訂單單方面終止,完全不告知,凌晨2點自己退回發貨地了。” 爆料網友憤怒地說,“你們這是故意殺人嗎?”在這條微博下面已有多名消費者也回應有同樣的情況。對此魚躍醫療的回答是“本批錯發型號”。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魚躍醫療12月共收到涉及制氧機的投訴44單,投訴理由包括“漲價”、“虛假發貨、拒不發貨”、“臨期加價”、“不發貨且拒絕退款”等,其中超6成投訴反饋商家不發貨或物流配送問題。
對于上市公司趁機漲價,發國難財的質疑,魚躍醫療也做出了回應,“公司生產經營合法合規,目前血氧儀產品沒有漲價,因成本上漲,取消了折扣和優惠。公司具體業績情況可查看公司發布的定期報告。”看似底氣十足,實則立不住腳。
據“棱鏡”報道,一位醫療器械資深從業者告訴作者,這一輪血氧儀的成本端其實漲得很少,“個人認為漲價原因還是供小于求這個市場因素的影響”。
12月29日,江蘇丹陽市市監局回應,已對魚躍血氧儀漲價一事介入調查。
首富登上A股靠手段?
陷入輿論風波的魚躍醫療,成立于1998年,發展至今已有25年的歷史,背后站著江蘇富豪吳光明父子,經歷也堪稱傳奇。
吳光明是典型的白手起家,于1962年出生江蘇丹陽,從小學習打漁,不想一輩子做漁民的吳光明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專科,畢業后被分配到紡織廠工作,后來廠子經營不善,只能另謀他就。
幾番思考,他與朋友們湊了8000塊錢打算做倒騰獸用金屬注射器的生意,由于不熟悉行情,干了三年幾乎顆粒無收,只得做罷。不過,這段經歷也為吳光明后來的發家積累了不少經驗。
1987年吳光明重新拾起就業,拉來父親吳連福共同開辦丹陽醫用器械廠,這一次他們終于翻身了,拿到了第一桶金,也意識到醫療器械其實是個利潤很高的好生意,順勢創立了江蘇魚躍醫療設備有限公司,這也就是A股公司魚躍醫療的前身,一舉實現“魚躍龍門”。
到了2007年,魚躍醫療的制氧機銷量已經突破2萬臺,國內市場占有率位列第一,2008年登錄A股,也是國內首家IPO上市的民營醫療器械公司。但其發展壯大,靠的卻是資本運作和一系列手段。
剛上市吳光明就花上百億搞了十幾起并購案,控制了鹽城帝菱體溫計廠、蘇州醫療用品廠、優閱光學、華潤萬東、上海醫療器械集團等等醫療器械公司,重要的是拿到了國企手上的器械批號,這為魚躍節省了幾十年。
只是收購過程中,魚躍的一些方式并不是那么合規,資本運作之初,吳光明和證監會發審委兼職委員馮小樹搭上了關系,馮小樹以岳母彭某的名義成立了深圳世方聯公司。
2017年7月東窗事發,吳光明因涉嫌內幕交易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這其間吳光明把個人所持股份的3.89%以每股2元的低價、600萬元總價轉讓給了馮小樹控制的公司;買賣萬東醫療過程中,在高送轉前夕大筆買入花王股份;在2011年成功上市的公司寶萊特背后,同樣出現了馮小樹身影等等。2018年5月丑聞曝光后,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顯示,吳光明涉及內幕交易達4億,被罰沒資金近3700萬。
從吳光明的朋友圈子里,還出現了馬云的身影,萬東醫療的買主就是阿里系的美年大健康,吳光明還和云鋒基金一起收購了百勝醫療,可見不簡單。
但是受賄、內幕交易被斗羅出來,只能退位讓給兒子,2019年4月魚躍醫療完成了父子交班,董事長交到兒子吳群手上。
值得玩味的是,剛上任的吳群就成了2019年湖畔大學的41個學員之一,足以看出其家族與馬云的關系匪淺,后繼有望。
據《2022年胡潤百富榜》排名,吳群以215億元的身價位居第261名,成為了新晉“鎮江首富”。
疫情大賺也難掩頹勢
魚躍醫療曾經被江蘇省委省政府授予過“抗疫先進集體”表彰,這段時間確實也發了點財,但沒想象中多。
魚躍醫療目前最賺錢的部分其實是高毛利、高壁壘、高附加值制氧機、呼吸機業務,但近年來我國制氧機產量一直在增長,國內市場需求并不大,而海外隨著疫情嚴峻性加重,訂單激增的同時,產能也得到了提升。2022年上半年,海外消費市場對呼吸機、制氧機等產品的需求銳減,對魚躍醫療造成業績壓力。
查閱魚躍醫療2022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公司營收分別為18.21億元、17.32億元以及15.63億元,同比增長9.6%、-10.33%、-3.65%;利潤上更不好看,前三季度歸屬凈利潤分別為4.64億元、3.23億元以及3.48億元,同比增長1.11%、-35.75%、-15.99%。如果剔除掉1.21億元的政府補助,怕是下滑趨勢更急。
值得注意的是,魚躍醫療雖然在營收、利潤上雙減,但在營銷上卻還是很舍得砸錢的,第三季度末銷售費用為6.86億元,同比增長11.33%。2021年5月、2022年07月,旗下上海魚躍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因未經審查發布廣告分別被罰10萬元、8.5萬元。2022年6月,魚躍醫療旗下的南京魚躍健康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也因違反廣告內容管理規定行為,被處以6萬元的罰款。
結語
魚躍醫療是我國醫用制氧機龍頭,在魚躍集團官網的企業文化一欄,赫然寫著“以誠信為本、以用戶為根、以公心為力、以團隊為榮、以業績為證”的核心價值觀,品牌個性標榜“有使命感的、熱忱助人的、充滿希望的、科學理性的”。
反觀此次陷入爭議的血氧儀生產成本并不高。全球最大的血氧儀供應商之一的康泰醫學曾在財報中透露其成本,血氧儀單位成本僅為41.46元,平均售價64.74元。趁勢漲價對于一個上市公司來說,品牌必然大打折扣。相較之下,那些免費捐獻發放口罩、退燒藥不漲價的企業,形象看起來就高大了許多。
2023年第一個交易日,魚躍醫療報收31.7元,較2022年11月15日40.74元/股的高點下跌22.19%,說明魚躍醫療在不少投資人心中只具備短線投機意義。
搞完這波錢,大賺一筆后散落的一地雞毛,亟待魚躍醫療自己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