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1月9日訊(記者 郭輝)北京吉威空間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吉威空間”)科創板IPO審核歷經三次中止后,于日前重新恢復。
其中在2021年7月,因該公司相關人員接受有關部門立案調查,上市進展一度被耽擱三個月。而目前距其申報科創板上市獲受理,也已經過去整整兩年。按照吉威空間實際控制人張揚、王曉紅個人與信中利、中證投資等公司股東簽訂的《合作協議》,2022年底未成功上市,股東將有權觸發回購條款。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由于吉威空間業務開展與行業主管部門政策、國家行業重大項目密切相關,報告期內業績波動顯著,業績增長可持續性也受到上交所關切。其中,凈利潤在2019年實現扭虧后,2022年上半年重新陷入虧損,虧損額超過6000萬元,
另外,吉威空間在上市前引入保薦人中信證券子公司中證投資,估值增至10億元,才勉強達到選取的科創板上市標準對預計市值要求,此舉也受到市場關注和質疑。
業務受行業政策影響大 最新凈利潤由盈轉虧
吉威空間當前主營業務由地理信息技術服務、遙感應用技術服務、自然資源及相關行業信息化三個板塊組成,主要產品有Atlas空間大數據基礎平臺、SmartRS遙感智能技術平臺和GEOWAY工具軟件。
據了解,吉威空間營收與其承擔或參與的多種國家/行業重大工程項目關聯密切,如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國家自然資源與地理空間基礎信息庫、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天地圖等。并且該公司下游客戶以政府機構為主,其中報告期前五大客戶以自然資源系統單位居多,未來發展受行業主管部門政策一定影響。
報告期內,吉威空間受益于政策及政府項目,業績規模整體增長。不過波動亦十分顯著,并且最新在2022年上半年復陷大額虧損的境地。
2018年至2022年上半年,吉威空間營收分別為1.24億元、2.82億元、3.08億元、3.51億元、2715.64萬元;歸母凈利潤方面實現-3245.73萬元、5427.41萬元、6095.58萬元、6147.96萬元、-6243.07萬元。
從首輪問詢來看,上交所關注該公司歷年業績波動原因以及增長可持續性。
據吉威空間回復,2019年收入較2018年度增長127.95%,增幅較大且實現扭虧,主要原因是承擔了當年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等項目。截至2022年9月30日,該公司在手訂單金額為3.03 億元,仍主要集中在自然資源、多行業地理信息及衛星遙感應用業務方向。而2022年上半年虧損系主要業務季節性特征,合同的驗收、結項集中在第四季度。
三度審核中止拖慢上市進展 或觸發實控人個人回購股份
吉威空間2008年成立,于2012年完成股份制改革。目前該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為張揚家族,即張揚、王曉紅夫婦及其子張雨凡,合計直接或間接控制公司82.34%的股份。
2021年12月31日,吉威空間申報科創板IPO獲受理。但此后因中介機構被立案調查、公司相關人士被立案調查、財務資料過期,上市審核三度遭到中止,直至2023年1月初才恢復發行上市審核,前后已歷時整整兩年,嚴重拖慢了該公司上市進度。
吉威空間曾與信中利、中證投資以及自然人等多位股東簽訂含股份回購條款的對賭協議。招股書顯示,吉威空間與上述投資人簽署的《回購協議》自上市獲受理后自始無效。
不過同時在2021年6月20日,吉威空間實控人張揚、王曉紅與上述股東簽訂《合作協議》,約定如公司未能于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合格上市,投資人有權要求張揚、王曉紅進行股份回購。
另外從對賭協議可以看出,此次申報科創板并非吉威空間首次計劃上市。
隨著2012年完成股份制改革,吉威空間引入信中利作為投資者,雙方曾約定在2014年底前實現IPO。該計劃擱淺后,2019年信中利要求吉威空間及張揚承擔回購義務。
因張揚家族流動資金不足以回購信中利擬出讓股份,同時2018年度公司嚴重虧損且未來前景不確定,為協助信中利順利退出,張揚拉來多年好友呂桂玲,后者以11.42元/股價格受讓信中利持有的131.4萬股股份,同時以2.22元/股受讓張揚的45萬股股份。
目前信中利仍持有吉威空間93.6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1.98%。據招股書,信中利間接出資人之一為北京信中利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因其經營狀況不良,存在發生股權償債進而導致公司股東發生變化的可能。
保薦人子公司入股后估值大漲
吉威空間此次申報科創板選取的上市標準為“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人民幣 5000 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
除了前文提到吉威空間2022年上半年凈利潤重新由盈轉虧,虧損額達6000余萬元,在預計市值方面,該公司也面臨一定壓力和外部爭議。
2020年,吉威空間引入投資者中證投資,后者以5000萬元價格認購吉威空間新增注冊資本236.84萬元,占該次增資擴股后注冊資本的5%。
與此同時,吉威空間估值由2018年首次股權轉讓時的1.36億元、中證投資增資前夕的4.06億元(按股東呂桂玲入股時9.02 元/股、合計4500萬股計),大幅上升至估值10億元。至此吉威空間才滿足科創板上市標準中對預計市值的要求。
后于2020年12月,吉威空間實控人張揚與睿才添益簽署股轉協議,張揚以27.45 元/股價格出讓149.73萬股給睿才添益,對應公司投后估值為13億元。
中證投資正是吉威空間此次上市發行保薦人和主承銷商中信證券的全資子公司。截至目前,中證投資為公司第六大股東,持有236.84萬股。中證投資除與吉威空間簽訂股份回購相關對賭條款,還曾約定2020年經審計凈利潤不低于1億元、2021年經審計凈利潤不低于1.5億元的業績承諾,如今看已然落空。
上交所要求公司及保薦機構,結合中證投資投資的時間、決策過程,本次保薦業務開展的時點,說明中證投資入股吉威空間的行為是否符合有關監管規定,同時說明中證投資、睿才添益入股價格的定價依據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利益輸送及潛在利益安排。
據吉威空間方面的回復,以上入股行為符合《證券公司另類投資子公司管理規范》、《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相關規定。
另按照中國證監會《監管規則適用指引--機構類第1號(2021 年 11 月修訂)》規定,保薦機構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重要關聯方持有發行人股份合計超過 7%,或者發行人持有、控制保薦機構股份超過7%的,保薦機構在推薦發行人證券發行上市時,應聯合1家無關聯保薦機構共同履行保薦職責。而中證投資持有發行人股份為5%,恰好無需聯合其他保薦機構共同履行保薦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