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1月17日訊(記者 張洋洋)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近日《發布關于2022上海市元宇宙重大應用場景 “揭榜掛帥”項目發榜的通知》(下稱“通知”),其中公示了2022年第一批元宇宙重大應用場景,共20個場景上榜,涉及醫療健康、數字城市、課堂教育、商業運營、品牌娛樂、文旅出游、智能制造7大行業。
【資料圖】
《通知》同時提到,面向國內外重點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征集解決方案,促進供需雙方對接。
▍文旅、智能制造落地應用可觀
具體來看,本次入選的20個場景包括上海瑞金醫院元宇宙智慧醫院應用場景、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張江數字孿生未來之城、花木街道社區元宇宙、上海長風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元”上蘇河、上海南湖職業技術學院數字化產教融合虛擬仿真基地、百聯股份有限公司世博源虛實交互新商業場景、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投資有限公司南步新樂元、上海幻維數碼創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幻維數碼XR元宇宙虛擬數字片場、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有限公司“元”動明珠、豫園文化商業集團(上海豫園商貿發展有限公司)大豫園元宇宙超級場景、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航空起元、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寶鋼工業元宇宙場景等。
其中,文旅、智能制造為本次放榜中落地場景最多的兩個行業。文旅共4個場景上榜,是本次榜單中入選最多的行業。如大豫園元宇宙超級場景,圍繞虛實結合場景,計劃建設文化數字資產庫、3D沉浸式交互體驗空間、云渲染、數字人、數字藏品平臺、AR\VR、裸眼3D、虛實結合空間、會員場景運營、商圈創作者經濟生態等。
對此,易觀分析文化消費行業資深顧問廖旭華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十四五”期間的文旅融合和沉浸式體驗建設給文旅元宇宙奠定了非常堅實的發展基礎。廖旭稱,目前而言,文旅元宇宙已經走出了商業化探索期,開始逐漸起步,“也就是說商業模式在很多項目都已經證明是可行的,中長期甚至短期可以盈利的,比如數字展陳、交互體驗空間、全息等”。
智能制造行業也是應用集中地,共有3個場景上榜。比如寶鋼的工業元宇宙場景,其中的鋼鐵業億噸級散料帶式輸送大動脈智慧化元宇宙場景,通過建立AR數字化的鋼鐵生產線,可實現設備遠程集中高效管理,促進巡檢檢修少人化、人員本質安全及技術進步。
廖旭華告訴記者,工業元宇宙主要是數字孿生、AR工業應用和制造業上云,這已經在很多工廠、倉儲、物流場景落地應用。工業元宇宙同時也是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入局元宇宙的重要切入點,目前包括京東、微軟、英偉達的等巨頭也已經在這方面有所布局。
但工業元宇宙并不是一件好做的事情。廖旭華也提到了一些挑戰,目前的問題就是“定制化嚴重”,方案成熟性、可復制性和普惠性較弱,這導致的結果就是中小企業很難應用。
▍政策紅利期已來
本次《通知》是落實上海此前的元宇宙行動方案。2022年7月,上海發布了《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賽道行動方案(2022—2025年)》,目標到2025年,上海市“元宇宙”相關產業規模達到3500億元,打造100家以上“專精特新”企業,打造50個以上示范垂直場景,打造一批創新服務平臺,該方案也被視為上海建設元宇宙產業的大力之舉。
上海之外,2022年下半年以來,浙江、河南、成都也從省級層面出臺了目標詳盡的元宇宙產業計劃。
而在更高層面,2022年11月,工信部等五部門還聯合發布了《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下稱《行動計劃》),其中指出虛擬現實(含增強現實、混合現實)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數字經濟的重大前瞻領域,將深刻改變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產業發展戰略窗口期已然形成。
《行動計劃》明確,目標到2026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含相關硬件、軟件、應用等)超過3500億元,虛擬現實終端銷量超過2500萬臺,培育100家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行業影響力的骨干企業,打造10個具有區域影響力、引領虛擬現實生態發展的集聚區,建成10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
“在國家的統一部署下,各地正在因地制宜制定適合當地產業基礎的發展規劃,加快推進元宇宙產業的發展。”廖旭華稱,“這將給各地的產業龍頭企業和元宇宙技術服務商提供非常大的政策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