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金子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2年,市場風云變幻,諸多明星基金經理離職“奔私”,也有不少基金經理跳槽履新。2023年開年,就有一位百億基金經理宣告離任。恒越基金1月12日公告,基金經理高楠因個人原因離任,所管理的5只產品變更基金經理。
消息一出,市場嘩然。有媒體報道稱,高楠將入職永贏基金,并稱恒越基金曾極力挽留,但最終仍然尊重高楠的選擇。高楠2020年4月加盟恒越基金,業績表現優異。2021年,高楠管理的多只產品業績排名靠前,管理規模峰值達120億元,占恒越基金管理規模的八成以上。高楠離任或給恒越基金的發展帶來不少影響。
恒越基金是一家個人系公募基金公司,成立于2017年。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諸多個人系公募向來倚重單一明星基金經理,明星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占比很高并非個例。據天天基金數據,丘棟榮現任基金資產總規模為314.34億元,約占中庚基金總規模的86.53%;百家基金李泉現任基金資產總規模為37.74億元,約占百嘉基金總基金規模的96.89%。明星基金經理的變動,將對個人系公募造成重大影響。
有人離開,也有人深耕。與高楠的選擇不同,丘棟榮選擇扎根在中庚基金。2022年3月,丘棟榮拿下中庚基金股份,持股4.99%。與此同時,中庚基金也給了丘棟榮“硬核”支持。2022年末,中庚基金公告,其基金經理、公司員工將自購旗下產品不低于6000萬元。2022年市場波動加大,中庚基金的業績表現依然突出,丘棟榮功不可沒。天天基金數據顯示,近一年,中庚基金混合型基金的總體回報為4.66%,同期同類產品平均回報為-9.29%。
個人系公墓基金如何留住明星基金經理,仍是業內熱點話題。“一旦明星基金經理離開,對個人系公募基金的沖擊很大,規模可能急劇下滑,尋找合適的替代人選也將成為難題。”一名基金業內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通常個人系公募會通過分配股權、提高職級等方式留住基金經理。
終究留不住 高楠另謀他路
入職恒越基金尚不足三年,高楠就升至總經理助理一職。即便如此,恒越基金還是沒能留住他。
高楠是一名中生代基金經理,管理基金產品尚未滿五年。2012年,高楠入職平安資管擔任分析師、投資經理;2017年加入國泰基金,開始管理產品。2020年4月,高楠加盟恒越基金,任投資副總監、權益投資部總監,管理5只基金產品。2022年8月,高楠升任恒越基金總經理助理,4個月就選擇離開。
在職業生涯初期,高楠在國泰基金擔任基金經理時就已表現出較為出色的管理能力。2017年11月,高楠接管第一只公募基金產品國泰融安多策略靈活配置混合,直至2020年4月離任。盡管期間經歷了2018年大熊市,該產品在高楠任內依舊取得82.96%的投資回報。對于一名新生代基金經理來說,這一表現可謂相當優異。
高楠真正開始騰飛是赴任恒越基金之后,一年多時間,他帶領恒越基金突破百億規模,自此,高楠在恒越基金的地位得以確立。據天天基金數據,截至2020年6月30日,恒越基金規模僅2.35億元。2021年年末,恒越基金的管理規模已達146.98億元,規模創歷史峰值。其中,高楠的個人管理規模峰值接近120億元,占恒越基金管理規模近八成。
2021年,高楠踩準時點,重倉白馬藍籌標的,業績回報上了一個新臺階。他在恒越基金管理的五只產品分別是:恒越核心精選、恒越研究精選、恒越內需驅動、恒越成長精選、恒越嘉鑫。其中,僅恒越嘉鑫是債券型基金,其余四只均為混合型偏股基金。五只產品中,他最早接管的恒越核心精選及恒越研究精選業績表現最為突出,任期回報(A類份額)分別為30.05%、34.57%。
以業績表現最為優異的恒越研究精選為例,高楠于2020年7月30日接手該基金后,重點配置了白酒、新能源、醫藥等板塊,此外還配置了少數港股標的,節奏把握精準。2020年三季度到2021年二季度,恒越研究精選前十大重倉股中貴州茅臺、酒鬼酒、山西汾酒、五糧液等標的被重配。而2021年三季度開始,新能源板塊光伏、鋰電池、上游礦產等標的配置水平大幅提高,高楠對市場節奏的把握十分精準。
事實上,高楠的換手率并不低。自高楠接手恒越研究精選后,該基金換手率從2020年二季度末294.63%上升至三季度末的617.74%,且2021年末換手率高達1294.89%。但從基金凈值表現來看,高換手的操作風格為基金貢獻了不錯的凈值回報。
制圖:時代周報記者
完成從零到一的突破后,職業生涯的下一程,高楠選擇了業內的黑馬基金公司——永贏基金。永贏基金是銀行系公募,大股東為寧波銀行,盡管成立尚未滿10年,但權益投資已頗具鋒芒。在“80后”董事長馬宇暉的帶領下,永贏基金團隊年輕、有活力,業內口碑也相當不錯,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規模已達2892.34億元。
中庚基金“臺柱子”入股扎根
與高楠離開個人系公募不同的是,中庚基金的“臺柱子”丘棟榮選擇了與中庚基金深度捆綁。
作為個人系公募基金,中庚基金在2022年的業績表現優秀,管理規模一路攀升。盡管中庚基金旗下只有6只基金產品、3名基金經理,但截至2022年末,中庚基金規模已達363.28億元。中庚基金能取得這一成績,離不開丘棟榮。
丘棟榮是長江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天津大學化工工程與工藝學士。他從業經歷豐富,曾任廈門宏發電聲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大閩食品(漳州)有限公司銷售經理、群益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研究部消費品行業研究員、研究組長。2010年9月,丘棟榮加入匯豐晉信基金擔任股票行業研究員,后升任高級研究員,現任中庚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目前,丘棟榮擔任中庚基金旗下五只基金產品的基金經理,管理規模314.34億元,占中庚基金規模的比例超八成。
丘棟榮自加入中庚基金后,業績一直十分亮眼。近兩年,其在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同類排名均位于前十位。其中,普通股票型近兩年總回報高達67.48%,同類排名第一;偏股混合型總回報達45.41%,同類排名第三;靈活配置型近兩年總回報為52.19%,同類排名第五。從各時間維度來看,丘棟榮的業績表現也均名列前茅。
制圖:時代周報記者
2023年1月9日,丘棟榮新發行了一只港股主題基金中庚港股通價值,預計募集時間為五天,但上線當日就已售空,提前結束募集。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該基金是一只18個月封閉運作的基金,能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光速售空,可見這位“臺柱子”影響力十分驚人。
丘棟榮對于港股的偏愛早已不是秘密,他曾數度在公開場合表示長期看好港股市場。由他管理的中庚價值領航和中庚價值品質均重配港股,兩只基金的港股配置比例均超過40%,已接近合同約定的港股通標的資產限制50%的最高額度。
2023年1月3日,丘棟榮為新基金發行舉辦直播路演,直播間一度爆滿。丘棟榮再度提及對港股市場表示樂觀,他認為,“港股市場有大量優質資產,并且這些優質資產正以非常低的價格被交易,這些資產盈利彈性很好,有的具備不錯成長性。”
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年末,丘棟榮管理的多只產品股票倉位占比均在93%左右,相較于上一季度的91%左右有小幅提升,此舉也證實了其認為目前行情值得關注。從持倉結構上來看,丘棟榮重點持有有色金屬、房地產、石化、煤炭和醫藥生物等板塊。
這位逆勢出圈的頂流不僅投資業績優異,還已成為中庚基金的新進股東,持股比例為4.99%。這意味著,丘棟榮將與中庚基金深度捆綁。2022年11月,中庚基金在官網發布《中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權信息公示》,新進股東除副總經理曹慶及丘棟榮外,上海睦菁投資管理合伙企業 (有限合伙)持股4.99%,并將作為員工持股平臺持續運作。
圖源:中庚基金官網
個人系公募如何留住“臺柱子”?
自2015年泓德基金開辟了個人系公募的先河后,至今已經有23家個人系公募。但一些尾部的個人系公募,生存狀況不容樂觀。截至2022年底,仍有11家個人系公募管理規模尚不足50億元。
個人系公募多由業務經驗豐富的投資人士牽頭成立。例如,由陳光明帶領的睿遠基金主打精品基金,小而精地布局權益、固收各賽道;東方紅資管原董事長王國斌、原總經理任莉創辦的泉果基金,挖走了2021年最大贏家趙詣,資源豐富的老將們也具備一定市場影響力。如何留住人才,成為個人系公募的難題。
基金行業素以高薪著稱,不過薪酬管理制度已在調整。2022年6月,中基協出臺《基金管理公司績效考核與薪酬管理指引》明確,基金公司應當建立實施績效薪酬遞延支付制度,遞延支付期限不少于3年,高級管理人員、基金經理等關鍵崗位人員遞延支付的金額原則上不少于40%,并且各家公司應當在2022年12月20日前對現有績效考核和薪酬管理工作進行調整和完善。
一名基金行業內部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目前,部分國資公募已率先開始執行獎金遞延3年發放的薪酬制度,但各家進度不一,相對來說,個人系公募的進度可能趨緩,這也許是個人系公募吸引人才的契機。
高楠出走,恒越基金目前基金經理剩下8名,他們從業時間平均兩年左右。高楠管理的五只基金產品將由四位基金經理分別管理。市場對接任基金經理多有懷疑擔憂,甚至有部分投資者表示,將贖回產品。
和中庚基金一樣,也有不少個人系公募選擇與“臺柱子”深度捆綁,通過分配公司股權給重要人員及設置員工持股平臺等方式留住優秀人才。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個人系公募仍舊蓬勃發展。據晨星發布的《中國公募基金管理人發展分析報告(1998-2022)》,2018年至今成立的22家基金公司中,有14家屬個人系,占比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