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韓迅
(資料圖片)
節后需求恢復后供給略緊,TCL中環(002129.SZ)近日又官宣價格調漲,使得硅片價格有一定反彈。
PV infoLink2月8日晚的最新數據顯示,182mm單晶硅片的均價漲至6.22元/片,較此前上漲了1.42元,增幅約為29.8%;210mm單晶硅片的均價漲至8.20元/片,較此前上漲了2元,漲幅約為32.3%。
但是,某券商電新行業分析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光伏產業鏈目前的上游環節談判難度加大,博弈成本不斷上升,“為了更好地了解一下真實需求,我們開始往光伏設備方向去調研。”
2月8日晚,“光伏設備龍頭”晶盛機電(300316.SZ)披露了近兩日的機構調研情況,包括廣發證券、西部證券、聯儲證券、泰康資產等國內機構,以及全球頂尖對沖基金Citadel、Schoenfeld、Hel Ved等海外機構都參與了調研。
圖片來源:時代周報記者拍攝
在前幾日的一次股東大會上,時代周報記者在現場了解到也有來自廣東、安徽的兩家私募基金到現場參會。
究竟是什么吸引著諸多的機構頻繁調研晶盛機電呢?新一屆的董事會又能引領晶盛機電走向何方、走向多遠的未來呢?
董事會換屆后頻遭機構調研
2月3日下午,晶盛機電在杭州召開了2023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董事會換屆選舉暨提名第五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的議案》,采用累積投票的方式,選舉曹建偉、邱敏秀、何俊、毛全林、朱亮、周子學為公司第五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選舉趙駿、傅頎、龐保平為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獨立董事。
圖片來源:時代周報記者拍攝
時代周報記者也在現場參會,和此前上一屆董事會相比,晶盛機電新一屆董事會的變化來自兩名獨董,楊德仁和周劍峰退出,新進的獨董是趙駿與龐保平,其中,趙駿是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龐保平是浙江科技學院產業學院執行院長。
晶盛機電董事長曹建偉在股東大會上向投資者表示,趙駿和龐保平的加入會增強晶盛機電在公司治理與產業方面的完善與發展。
隨著新一屆董事會的選舉完成后,機構投資者對于晶盛機電的調研也隨之而來。
“明年光伏版塊的需求如何?”2月7日,參與調研的機構向晶盛機電IR段君提問,得到的回復是“對光伏設備而言,其需求來自終端光伏裝機需求和技術迭代帶來的更新需求。光伏裝機量的持續增長帶動硅片廠商持續擴產,除了新增的產能外,存量產能替換也會帶來一部分設備需求,特別是大尺寸、薄片化的先進產能擴產。同時,在大尺寸硅片降本增效的優勢下,下游硅片企業在規模化競爭中將持續刺激先進產能擴產需求,光伏設備行業具備高成長和高技術迭代屬性。”
資料顯示,晶盛機電的相關產品和業務主要圍繞硅、藍寶石、碳化硅三大主要半導體材料展開。
在調研時,也有機構投資者問到“公司新產品的核心優勢?”晶盛機電方面的回答是“2月4日,晶盛機電6英寸雙片式碳化硅外延設備新品發布會圓滿落幕,標志著晶盛機電在第三代半導體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該產品歷時兩年的研發、測試與驗證,在外延產能、運營成本等方面已取得國際領先優勢,與單片設備相比,新設備單臺產能增加70%,單片運營成本降幅可達30%以上,助力客戶創造極大價值,為推動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貢獻晶盛力量。”
東吳證券預計,碳化硅材料完全放量將成為晶盛機電的第三成長曲線(光伏設備是晶盛機電的第一曲線,第二曲線是半導體設備放量)。
20天內給出9次買入評級
“我們還是很看好晶盛機電的產業布局,讓我們擔憂的就是光伏下游的需求變化。”參加了臨時股東大會的某私募基金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晶盛機電目前是光伏長晶爐的龍頭、市占率遙遙領先。“公司現在又向光伏石英坩堝、金剛線耗材領域延伸,打開了光伏業務第二成長點,而且去年業績確實也不錯。”
1月19日晚,晶盛機電披露了2022年業績預告,營業收入約為101.34億元-113.27億元,同比增長70%-90%;歸母凈利潤約為27.39億元-30.81億元,同比增長60%-80%。
浙商證券研報認為,晶盛機電的業績符合預期,看好公司在光伏、半導體、藍寶石、碳化硅領域未來業績接力放量,預計公司2022-2024年歸母凈利潤28億元、37.3億元、48.1億元,同比增長63%、33%、29%,維持“買入”評級。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自晶盛機電披露了業績預告至今,賣方研究機構在近20天時間里給出了9次“買入”評級,其中東北證券給出了調高“買入”評級。
圖片來源:通達信軟件截圖
“之所以那么多人都看好這家公司,除去原有的產業外,我們還比較看好它在輔材耗材領域的布局。”上述某券商電新行業分析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在輔材耗材領域,晶盛機電的高品質大尺寸石英坩堝在規模和技術水平上均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在半導體和光伏領域取得了較高的市場份額。同時,公司在金剛線領域實現了差異化的技術突破。
在2月7日-8日的調研中,也有機構投資者問到“公司在金剛線領域的布局進展如何?”晶盛機電的回復是,金剛線是光伏行業“降本增效”的核心技術環節,近年來,通過持續不斷的研發創新,公司已掌握金剛線核心關鍵技術,擁有金剛線柔性定制和規模生產的能力,產品已具備從原材料、生產設備、技術路線到工藝制程、質量管控、應用服務等技術和成本優勢。“2022年11月公司新一代金剛線生產項目投產儀式在浙江上虞舉行。該項目的投產,將有效拓展公司核心輔耗材業務發展,進一步完善公司在半導體材料裝備領域的產業鏈配套,對公司加速產業鏈高端化延伸、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具有重要意義。”
光大證券研報認為,晶盛機電的金剛線方面寧夏1期在2022年Q4已規模化投產,產能達到3千萬公里,寧夏2期產能建設按計劃推進,“我們預計金剛線業績在2023年會有所表現。”
2月9日,晶盛機電以上漲1.23%報收69.25元,今年以來該股已上漲了8.95%,市值增加至906億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