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2月14日訊(記者 曾楚楚)雄韜股份(002733.SZ)“鋰鈉并舉”擬105億元投資產業園,鈉電池規劃10GWh。雄韜股份投資者關系經理李小涵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鈉電池已陸續給客戶送樣,主要應用端是儲備一體和工程設備,預計潛在的意向訂單超過1GWh。
【資料圖】
雄韜股份昨日午間公告,公司與京山市人民政府簽署《投資框架協議》,公司計劃投資總額約105億元,建設鋰電和鈉電產業園項目,生產15GWH鋰電池和10GWH鈉電池。產品主要應用在新能源儲能市場及5G通訊、IDC數據中心市場。目前規劃為2023年啟動一期5GWH鋰電池生產項目,3年(2023-2025年)內完成項目整體建設。
據荊門市人民政府前期援引媒體,上述項目擬分三期建設,其中第一期項目擬投資20億元,建設5GWh鋰電池生產線,2023年底建成;第二期項目建設5GWh鋰電池生產線和5GWh鈉電池生產線;第三期項目建設5GWh鋰電池生產線和5GWh鈉電池生產線。項目建成達產后,將實現年銷售額200億元以上,年繳稅收7億元以上。
據悉,雄韜股份主營產品包括鉛酸蓄電池、鋰離子電池和燃料電池,2022年上半年雄韜股份鉛酸蓄電池和鋰電池業務營收分別為66.4%、33.6%。
對于鈉電池,雄韜股份早已宣布入局,公司曾在互動平臺表示,鈉電中試線建設正在有序推進當中,計劃將于2023年投產,同時可啟動一期量產線建設。而此次規劃的鈉電池產能達10GWh,在行業中可謂排行前列。
雄韜股份投資者關系經理李小涵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鈉電池已陸續給客戶送樣,主要應用端是儲備一體和工程設備,預計潛在的意向訂單超過1GWh。
李小涵補充稱,目前主流市場還是在鋰電池上,畢竟成熟度較高,但鈉電池大家也都比較想要去接觸,往新的市場去拓展,所以送樣的需求量還是蠻高的。
據雄韜股份互動公開平臺,公司鈉電電芯研發主要沿用層狀氧化物/硬碳的技術路線,鈉電第一代樣品去年上半年完成驗證,產品能量密度可達130Wh/kg,循環壽命超過3000次。此外,公司鈉電產品在電池疊片、卷紙和入殼注液等環節擁有核心設備和獨特工藝,可大大減少材料成本,材料成本遠期可達0.4元/WH。
在原材料端上,投資者關系經理李小涵表示,因為鈉電池原材料成本相對于鋰電池來說要更低一點,鈉電池主要的原材料會以外采的形式,而在其他的零配件上,有自研部分,也有外采的部分。
公告中還提到,雄韜股份計劃在京山市逐步建設鉛酸電池、磷酸鐵鋰電池、氫能源電堆及發動機系統三大生產基地,實現公司整體搬遷回歸。2018年公司已經完成鉛酸蓄電池生產基地整體搬遷,2020年起投資10億元建設湖北雄韜鋰電池生產基地項目,主要生產儲能鋰電池、工業鋰電池、低速車/助力車鋰電池、車載燃料電池系統等。
值得注意的是,雄韜股份今日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要求說明公司在鋰電池和鈉電池領域的技術、資金、人才、客戶等資源儲備情況,并結合前述領域的市場供求關系、行業競爭情況、平均盈利水平等方面,說明公司在前述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及投資前述項目的可行性。
(編輯:曹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