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被視作未來消費風口的掃地機器人行業,在經歷了幾年高增長后“終于”陷入瓶頸,這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審視這個行業風口的可持續性。
根據奧維云網發布的市場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022年,國內掃地機器人總銷量約為441萬臺,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了近24%,這讓習慣了掃地機器人行業高增長態勢的我們稍顯不習慣。
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是,掃地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增速正開啟放緩趨勢,而且這種趨勢相當不容樂觀:在2021年的時候,掃地機器人在零售額層面還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如今就這樣展現出了“天上地下”的反差。
(資料圖)
在此背景下,如果說以科沃斯、石頭科技為代表的頭部玩家憑借著存量市場優勢還能夠高枕無憂的話,那么這種局勢對第二梯隊的掃地機器人玩家則更加危險。
以云鯨為例,作為行業第二梯隊的代表,它在還未“上位”時就開始遭遇行業困頓,這對云鯨的長遠未來有著非常不利的影響。
據統計,從2021年前半年開始,云鯨已經在銷售層面遭遇大幅下滑,從它在去年上半年錄得銷售額同比下降近13%的數據開始,市場對于云鯨的質疑就開始越來越多了起來。
在前幾年國內掃地機器人行業的風口期,云鯨曾以行業黑馬的姿態攪動起行業格局,并一度威脅到行業第二名玩家石頭科技的地位。
作為一家在2016年才創立、2019年才推出首款產品的新公司,云鯨的增長曲線可謂驚艷。
首款產品推出僅僅一年之后,云鯨就憑借著線上渠道的火爆銷售狀況將自己在行業中的市場份額提升到10%以上,只比石頭科技的市場份額低一個百分比。
在過去兩年,它還一度在線上渠道市占率層面超越石頭科技、僅次于科沃斯,種種亮眼成績讓云鯨成為資本市場的香餑餑,公司估值很快超過百億,留給云鯨的未來似乎是一片光明。
但現如今,云鯨的這陣風“來得快去得也快”,隨著行業增速下滑、各品牌競爭加劇、消費市場亟待升溫等諸多因素的疊加影響,云鯨“底子不夠厚”的問題開始暴露出來。
市場增速可以掩蓋一切的時代,如果掃地機器人行業還能夠保持此前幾年的高增速,那么以云鯨為代表的品牌自然能夠再吃一陣行業紅利。可一旦消費萎縮、競爭加劇,行業就不可避免地轉入強者恒強、弱者愈弱的狀態,這從科沃斯在國內掃地機器人行業一家獨大的現狀就能看得出來。
于是,現在對云鯨的討論已經不再是它還能夠獲得什么樣的增長,而是它能否在頭部競品的碾壓態勢下“活下來”。
雖然在短期內表現出了不錯的市場銷售成績,但從整體銷售規模上看,以云鯨為代表的二線品牌離以科沃斯為代表的頭部品牌還有很大差距,這種差距將隨著行業內卷的開啟而轉向對云鯨非常不利的一面。
更重要的是,云鯨正暴露出在資金實力、技術、產品端相比于頭部競品的劣勢,這也讓云鯨的未來不樂觀。
目前,以科沃斯和石頭科技為代表的頭部玩家正在開啟掃地機器人的“研發投入戰”,作為考驗公司技術實力的硬性指標,二者每年幾億量級且逐年增加的研發投入讓它們在掃地機器人相關產品線上的技術積累、產品創新能力不斷飆升。
相比之下,雖然目前我們無法查詢到云鯨在技術研發層面的投入情況,但考慮到它成立至今發布的產品數屈指可數,以及其整體市場體量相對于競品的差距,它在技術研發領域大概率會被科沃斯、石頭科技們不斷拉開差距。
科技產品的定位下,引領行業趨勢的創新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也能夠給掃地機器人帶來更多的產品線創新。從這點來看,云鯨雖然在爆款打造上頗有心得,但未來的競爭是產品矩陣和綜合實力的競爭,它想要繼續挑戰頭部競品位置的話壓力很大。
此外,在更加雄厚的資金實力和技術積淀之下,以科沃斯為代表的頭部掃地機器人品牌已經開啟了多線發展,比如科沃斯在保持掃地機器人行業優勢的同時,加快深挖清潔電器行業其它單品的步伐,并已經在多領域取得了一些成績。
在此方面,云鯨的影響力近乎為0,這會十分影響它的整體實力。
如今,云鯨在企業實力層面的不足已經體現在了消費者評價上,這段時間以來,我們可以在網上看到不少用戶對于云鯨產品與售后服務的投訴和吐槽。
多重困難之下,云鯨想要進一步擴充自己的市場份額將越來越難。考慮到“不進則退”的商業規律,沒等來躋身頭部機會的云鯨將長期面臨生存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