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華商韜略 600
酸奶作為食品至少有4500多年的歷史,此前就有報告顯示,酸奶是眾多乳制品品種中增長速度最快的品種,各家產量一度直線上升,銷量增長速度超過40%。
作為老百姓餐桌的常客,酸奶食品安全問題一直備受人們關注,近些年,主打健康無添加的酸奶成了爆款單品。
【資料圖】
因此,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加大在這一賣點的宣傳力度,由此催生出眾多“網紅”食品,其中簡愛酸奶最是火爆。
簡愛酸奶號稱中國最貴的酸奶,甚至取得了年銷量達到6億的成績。但這款價格不菲的酸奶,卻被質疑產品配料與“普通酸奶”無異。
在《新京報》發表的文中,食品專業劉教授就指出:“無添加”是一種噱頭,不是科學概念,暗示了“有添加劑就是有害”這樣一種結論……
《北京商報》報道也表示:‘無添加’本身就是一個偽科學概念。
簡愛酸奶所宣揚的無添加或許只是吸引顧客的賣點,誰能夠真正做到“無添加”呢?
有業內人士認為,從品質來看,簡愛奶源、工廠均非自有或自控,與巨頭相比質量“縫隙”較多。
因此簡愛酸奶的代工模式也引發了眾人質疑,不過簡愛方面對新京報記者解釋稱,其代工模式不是傳統意義的托管式代加工,是屬于“深度管理型”代加工,所有的原輔料、配方、工藝、灌裝機、物流體系為簡愛自主所有。目前,簡愛與3家代工廠合作,擁有13條自有生產線,投資過億元。
如果產品是代工模式,假設產品生產的工廠為了節省產品偷工減料或采用了質量差的奶源,簡愛公司是否知道?簡愛公司是否有自己的監管部門?這一切都是未知。
主打“無添加”概念,通過“其他沒了”的極簡配方凸顯了“更純凈,更營養”的特點的簡愛酸奶雖然頗受消費者喜愛。
但事實上,在業內人士看來,是否使用添加劑與酸奶好壞并無關系,奶源、菌種、工藝設備等才是決定酸奶品質的關鍵因素。
猶記得2008年爆出三鹿奶粉大量添加三聚氰胺,導致大量的嬰幼兒在食用后導致腎結石,接受門診治療咨詢且已康復的嬰幼兒累計39965人。也就是自那時起,奶制品添加劑的問題就成了很多人無法消除的陰影。甚至一度出現了無數次海外奶粉代購的熱潮。也就是因為那次事件,國人越來越希望能夠喝到“無添加”的奶制品。
因此簡愛酸奶可以算是找到了一個最為至關重要的噱頭,也就是“無添加”。
可部分人認為,簡愛的酸奶工藝、配方并不能配得上其“高端”的售價,簡愛的大量成本只是用在了廣告營銷和市場推廣上。
同時,聲稱“沒錢拍廣告”的簡愛卻在微信、微博、dou yin等社交平臺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宣傳,這樣會給消費者一種錯覺,雖然沒有正式的廣告片,卻能讓人覺得在各個社交平臺得到網友的關注,從而產生好奇心進而關注,因此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選擇嘗試。不得不說,簡愛這種“潤物細無聲”得滲透式宣傳還是相當成功的,但是僅靠宣傳的成功始終無法代替產品質量的保障。
奶制品作為消費日常食品消費中占據了巨大的比重,想要在乳品行業真正立足,自身品質的才是重中之重。
提升自身的生產力,打通供應鏈,保證產品質量才是長期發展的關鍵。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