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2月17日訊(記者 武超)在新一輪光伏擴產潮中,“設備先行”的趨勢顯著。近日,高測股份(688556.SH)、宇晶股份(002943.SZ)等多家切片機企業披露斬獲大額訂單,體現了光伏切片機在市場上的熱銷狀況。此外,晶盛機電(300316.SZ)、上機數控(603185.SH)等其他提供切片機的龍頭企業去年也收獲業績的高增長。
財聯社記者從業內了解到,光伏行業技術革新是推動設備更新換代的主要動力,目前大尺寸和薄片化已經成為硅片發展確定趨勢,同時今年已經進入N型硅片及電池量產元年,對于切割設備的市場需求加大、技術要求也更高,但目前切片先進產能尚顯不足,頭部廠商也相繼投入到擴建產能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硅片擴產潮刺激切片機需求
今年以來,隆基綠能(601012.SH)、晶澳科技(002459.SZ)等光伏龍頭大幅加碼硅片及電池產能,僅這兩家企業在硅片環節的擴產計劃就達到了852億元,而設備生產商則成為受益者。
據高測股份2月初在公眾號披露,在隆基綠能鄂爾多斯基地招標項目中,公司拿下100臺切片機及部分機加產品訂單。
此外,高測股份還相繼披露,在晶澳科技(寧晉基地、越南基地)最新招標項目中,高測股份包攬全部切片機、開方機、磨拋機訂單;而在2022年,晶澳科技也曾多次向高測股份采購機加、切片設備。
除了上述兩家龍頭廠商,高測股份同樣獲得了硅片新勢力企業的青睞。近期,在宇澤半導體楚雄基地、文山基地、宜春基地最新13GW光伏機加、切片項目招標中,高測股份包攬全部截斷機、開方機、磨拋機和切片機訂單。
另一方面,隨著今年N型硅片及電池大幅放量,并逐漸替代P型,切片設備廠商則瞄準了這一趨勢。
2月10日,宇晶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與安徽華晟新材料有限公司簽訂了《設備采購合同》,華晟新材料擬向公司采購6026萬元合同金額的切片機設備。
宇晶股份稱,本合同的履行預計將對公司2023年度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公開信息顯示,華晟新材料的主營業務是從事異質結電池專用單晶硅片的生產制造,其母公司華晟新能源也是全球異質結領域的領軍企業。
在此之前,宇晶股份還分別公告了公司與高景太陽能簽訂了9360萬元切片機采購合同以及與青海天合光能簽訂了6584萬元切片機采購合同。頻繁披露的大額訂單,充分展露了光伏切片機在市場上的熱銷狀況。
N型硅片放量也為高測股份帶來增量。今年1月,高測股份公告與東方日升簽訂5年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N型HJT半片切片代工(每年10GW),截、開、磨、切等設備及金剛線等領域展開合作。
先進產能不足頭部企業受益
光伏切片機的熱銷情況還可以從公司經營業績中得到反映。
以高測股份為例,該公司將交出近10年來最為亮麗的財報,預計2022年歸母凈利潤為7.6億元到8.2億元,同比增加340.09%到374.83%。
宇晶股份則實現扭虧為盈,預計2022年歸母凈利潤將從上年同期的-677萬元增長到0.9億元-1.1億元,
兩家企業均表示,光伏行業持續保持高景氣度,市場需求旺盛,設備訂單大幅增加,光伏切割設備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較去年實現大幅增長。
其他提供切片機的龍頭企業方面,上機數控預計2022年歸母凈利潤為30-33億元,同比增長75%-93%;晶盛機電預計2022年歸母凈利潤為27.39億元-30.81億元,同比增長60%-80%。
對此,光伏資深人士祁海珅向記者表示,當下光伏行業的景氣度提升很快,行業的大幅擴產也是新常態,硅片的大尺寸、薄片化和細線化趨勢非常明顯,對于切割設備的市場需求加大、技術要求也更高了,有一定技術優勢和規模實力企業的金剛線切片機產品更是供不應求,先進產能顯得有些不足、急需擴產,產品價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隨著行業細線化生產工藝的更高要求,行業集中度也在增強,因此利好頭部企業業績水平。
而在切片先進產能欠缺的背景下,頭部設備廠商也相繼選擇擴建產能。
根據統計,上機數控目前投產已達25GW切片產能,并計劃在徐州投建25GW切片產能,總體邁向50GW切片產能。
高測股份目前已達產切片產能21GW,并規劃在河南新增5GW產能,預計2023年5月達產,切片代工規劃總產能進一步上調至2024年52GW。
有光伏業內人士向記者稱,當下光伏行業上游整體進入降價通道,實際上將有利于下游廠商降本,產品市場價格回落會刺激下游裝機需求,預計硅片出貨會隨市場需求上漲而增長,總體看來設備廠商會持續受益,
其還表示,盡管切片產能也在擴張,但從增速來看,由于硅片產能增長所對應的需求快于切片,同時下游光伏企業對切割的技術要求只會越來越高,可以預期,切片的先進產能在短期內仍處于供不應求狀態。
N型切割與碳化硅金剛線受關注
從上述企業的技術革新來看,一是大尺寸和薄片化成為確定趨勢,二是N型切割設備更受市場歡迎,三是碳化硅領域的金剛線切割工藝逐步成熟。
此前,宇晶股份曾對外表示,公司已推出了用于210mm半片和182mm薄片的HJT和Topcon專用線切割機,并得到了市場認可。
根據高測股份早前投資者調研,公司稱目前與客戶量產訂單執行情況來看,P型硅片目前主要是150μm厚度,TOPCON電池用硅片主要是135μm厚度,異質結電池用硅片主要是130μm厚度的半片。公司已為客戶批量代切130μm半片硅片,隨著未來異質結電池規模放量,硅片薄片化進程預計會進一步加快,公司在技術儲備上已經具備120μm半片的量產能力,同時已推出80μm半片樣片。
根據市場預計,2023年屬于光伏的N型量產元年,今年N型電池的產能將有望超過200GW,滲透率將提升至35%。隨著N型硅片及電池的滲透率逐步提升,N型切割設備的市場空間也將急速擴大。
另外,目前碳化硅領域大多采用砂漿切割,但業內認為,未來金剛線切割技術替代砂漿切割技術也將成為趨勢。
近日,高測股份還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推出的適用于6寸碳化硅襯底切割的碳化硅金剛線切片機已形成批量銷售,同時,公司已推出了適用于8寸碳化硅襯底切割的碳化硅金剛線切片機樣機,并將于近期送客戶端試用。
據高測股份此前表示,從碳化硅金剛線切片機的技術性能來看,金剛線切割效率顯著高于砂漿切割;同時,碳化硅金剛線切片機的單臺產能明顯高于砂漿切片機,在整體固定資產投資方面金剛線切片機設備投資額更低,優勢更大;另外,碳化硅金剛線切割未來可以實現金剛線的細線化技術,從而提升出片率。
晶盛機電也正在碳化硅領域持續發力。近日公司公眾號稱,成功發布6英寸雙片式碳化硅外延設備,同時8英寸襯底片在2023Q2實現小批量生產。
光伏觀察人士、興儲世紀總裁助理劉繼茂向記者表示,受到硅片環節的巨額利潤的影響,近年來進入硅片環節的企業越來越多,這些新上的廠家都需要上新設備。同時硅片環節的技術更新也非常快,一是大尺寸,182mm、210mm大尺寸硅片已經替代小尺寸硅片;二是薄片化, 150-160μm的薄片技術目前已經趨于成熟;三是N型硅片將替代P型硅片,N型硅片相比P型更容易實現減薄。
“而技術的進步,需要設備的更新迭代來實現。” 劉繼茂稱,隨著近年來金剛線切割成本快速下降,以及國產替代進口設備的逐步完善,目前主要的光伏單、多晶硅片生產廠商已全面采用金剛線切割工藝。硅片環節大尺寸、薄片化、N型硅片、半片前置、矩形片等新技術都對相應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進而有望持續推動硅片設備更新換代,預計近年每年的市場空間將超300億元。
(編輯:曹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