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王賀
特斯拉(TSLA.NASDAQ)在中國市場掀起的“價格戰”還未結束,如今,又傳出其要加速產品升級的聲音。
2月16日,據媒體報道,特斯拉將在2月底前暫停其上海工廠的部分生產,并對該工廠進行升級改造,以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推出改版的Model 3。
(相關資料圖)
知情人士透露,為了實現此次升級改造,從2月12日開始,一些工人就不被允許進入生產線工作。知情人士還表示,在過去兩個月里,上述工廠一直在分階段升級生產線,預計將于今年晚些時候開始交付新款Model 3。
就在特斯拉暫停其上海工廠的部分生產前,其國產車型大幅降價,訂單量大幅提升,股價也近乎翻倍增長。
1月6日,特斯拉國產車型大幅降價,Model 3起售價降至22.99萬元,Model Y起售價降至25.99萬元,創下歷史最低價格,降幅從6%至13.5%不等。其中,Model 3后輪驅動版從26.59萬元降至22.99萬元,降幅為3.6萬元;Model 3高性能版由34.99萬元降至32.99萬元,降幅為2萬元。
特斯拉CEO馬斯克在2022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在特斯拉降價后,訂單量在2023年1月達到歷史新高,幾乎是工廠產能的兩倍。
而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1月國產車型大幅降價以來,特斯拉股價反而大漲,漲幅已達98.19%。截至美東時間2月16日收盤,特斯拉股價為每股202.04美元,市值達6393億美元。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特斯拉選擇此時暫停上海工廠部分生產,準備推出改款Model 3,是為了進一步搶占市場,讓其單車利潤更高,盈利能力更強。
圖源:特斯拉官方微博
“改版勢在必行”
之所以加緊Model 3升級,在張翔看來,是因特斯拉在中國的優勢已逐漸衰弱。比如其重要的競爭對手比亞迪,目前銷量已超越了特斯拉。不僅如此,廣汽埃安等自主品牌銷量也有望超過特斯拉。同時,特斯拉更為突出的問題的,其一直靠Model 3這個爆款車打天下,這在海外市場或許可行,但在中國是行不通的。
在海外市場方面,據The Driven數據,2023年1月,Model 3銷量為2927輛,是澳大利亞第三大暢銷汽車;據KBA(德國車輛登記機構)數據顯示,2022年11月,Model 3銷量為6811輛,是當月德國最暢銷的電動汽車。
而在中國市場,由于Model 3發布于2017年,至今已有近6年時間未改款,銷量已開始下滑。乘聯會發布的2022年1-12月新能源轎車銷量榜顯示,2022年,Model 3銷量約為12.5萬輛,同比下降17%。而比亞迪秦、漢、海豚銷量均超越Model 3,分別為34.1萬輛、27.2萬輛、20.4萬輛。廣汽埃安S以11.6萬輛的成績緊追Model 3排名第6,同比增長達57.5%。
在產品系列矩陣方面,目前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只有Model 3一款車型在售,但對比之下,比亞迪的產品系列產品則更加豐富,包括王朝、海洋兩大系列,王朝系列有漢、唐、秦、宋、元等車型,海洋系列有海豹、護衛艦等車型。
在車輛功能方面,特斯拉亦不及比亞迪等中國車企。張翔指出,新能源汽車技術每年都在突飛猛進,產品的生命周期也在逐年縮短,像6年未改款的車型還能排在銷量榜前列,也只有特斯拉Model 3能做到,換作其他品牌的產品早已被市場淘汰。
“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技術更新迭代很快,即使特斯拉知名度再高,也不是所有消費者都能買賬。所以Model 3改款勢在必行,特斯拉必須馬上行動,著眼于未來的市場。”張翔判斷。
2022年11月,據路透社報道,特斯拉開發改款Model 3旨在削減生產成本,進一步提高這款電動轎車的吸引力。據悉,改款Model 3的代號為Highland,新車將經過重新設計,進一步減少內部組件的數量和復雜性,同時關注用戶重視的功能,譬如顯示屏。
“特斯拉此次改版將面臨較大壓力,如果改版后Model 3沒有大的變化,就不會對其競爭力產生有利影響。”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工程學院副教授楊勝兵向記者表示。
圖源:圖蟲創意
仍有降價空間
楊勝兵認為,盡管特斯拉的產品單一,客戶已經審美疲勞,但其優點是價格有較大下降空間、產量較多,以及車輛模具、一體化的生產設計制造具有優勢。
從單車利潤看,Model 3仍有較大降價空間。路透社以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為基準,統計了全球主流汽車品牌的單車凈利潤,特斯拉為最高9574美元。作為對比,通用單車凈利潤2150美元、比亞迪1550美元、豐田1197美元、大眾973美元。其中,豐田的單車凈利潤僅為特斯拉的八分之一。
張翔也表示,特斯拉會根據Model 3的市場需求和供需關系來調整價格,其目的就是讓車型利潤最大化。特斯拉上海工廠升級改造后,如果Model 3的生產成本更低就會降價,如果Model 3的功能增加了就會漲價。
在特斯拉降低成本的過程中,動力電池扮演著重要角色。韓國咨詢機構SNE Research分析指出,對于純電動汽車來說,動力電池通常會占整車成本的30%-40%。
特斯拉開放電池供應鏈后,逐漸引進LG新能源和寧德時代,引入了價格協商機制,借此有效降低采購成本。2023年1月,馬斯克在股東大會上表示,特斯拉在電池組能量密度和生產成本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如果未來幾個月電池原材料價格穩定,其有望在2023年年底實現將電池單體成本降至100美元/千瓦時的目標。
此外,楊勝兵表示,Model 3降價與否還與今年國內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有關。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688.7萬輛,同比增長93.4%。同時,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汽車總銷量的份額達到25.6%。其中,2022年12月,新能源汽車單月銷量為81.4萬輛,該銷量占當月汽車總銷量的份額達到了31.8%。按照這個增速計算,中汽協預計,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將會繼續保持快速增長,預計銷量有望超過900萬輛。
“為了爭奪上述市場份額,不少車企一定會繼續采取降價的策略,特斯拉也可能會繼續加入到降價隊伍中。”楊勝兵補充道。
圖源:圖蟲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