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廖維
燃油車即將成為歷史,新能源車是大勢所趨。
新能源浪潮不僅成功孵化了特斯拉、理想、蔚來、小鵬的新勢力,一度沖淡了原本屬于主流合資車企的銷量、關注度和話語權,也讓眾多以燃油車為主業的跨國車企們面臨轉型挑戰。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中國占世界新能源車份額63%。有業內人士表示,能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站穩腳跟,也就意味著在全球市場具備足夠競爭力。
【資料圖】
面對挑戰,在中國深耕了數十年的合資車企們早已準備好預案,在過去建立起來的強大體系之下,以全新的思路、產品和打法,在新的汽車時代,捍衛一如既往的榮耀,這其中又以東風日產為代表。
六邊形全能戰士ARIYA艾睿雅 比Model Y更強
早在2018年,東風日產推出了合資車企首批純電動車型;2021年全面導入e-POWER技術;2022年,ARIYA艾睿雅正式上市,宣告著東風日產的轉型進入新階段。
目前,市場仍存在著傳統合資車企難造出好純電車的刻板印象,但實際上,以ARIYA艾睿雅為代表的出身合資車企的車型,在性能、產品力等方面絲毫不遜色于特斯拉Model Y等車型。
據悉,ARIYA艾睿雅凝聚日產76年純電技術積累,是技術日產之集大成者,高度集成日產自研三電技術,并致力于在設計、性能、安全、舒適、智能、服務6大標桿產品力方面帶給用戶極致的價值體驗,而這也讓日產在設計產品時,更加傾向于更嚴謹、成熟的設計方案,非目前純電車市場主流的科技路線。
同時,在性能方面,得益于日產強大的技術支持,ARIYA艾睿雅在部分性能表現上甚至較特斯拉Model Y等車型更強。
數據顯示,ARIYA 長續航頂配版搭載電勵磁同步電機(性能相當于永磁同步電機+交流異步電機的結合體),續航里程達623公里,最小轉彎半徑為5.4米。在智能駕駛方面,新車標配16項主動安全技術,配備RAEB后方自動緊急制動 、CTA倒車車側預警、IDA駕駛疲勞預警、BSI側面碰撞修正系統等功能,支持Face ID、四音區聲源定位功能,整車OTA僅需60秒,且升級失敗可自動恢復。而MODEL Y 后輪驅動版搭載永磁同步電機,續航為545公里,最小轉彎半徑超6米,僅標配11項主動安全技術,OTA升級時間長達1至3小時,升級失敗無法自動恢復,在靜謐性、舒適性等方面也表現一般。
沉淀76載 東風日產開啟新篇章
安全是電動車最大的豪華。
區別于部分走智能化路線的新勢力,安全是日產純電車的一大標簽,這主要得益于日產在純電汽車領域數十年的耕耘于研究。早在1947年全球石油危機時,日產便造出了第一款電動車TAMA;1996年,日產推出全球第一臺使用鋰離子電池驅動的電動汽車Prairie Joy,并在北極極端環境下工作6年未出現電池故障;2010年,世界上第一臺量產搭載永磁同步電機的電動車LEAF聆風發售,截至2022年2月,LEAF以累計銷量64.8萬臺,曾連續8年獲得全球銷冠,累計210億行駛里程,同時斬獲電池0安全事故的驕人戰績。
在確保智能化不落下風、繼承舒適于精準駕控傳統之時,日產將安全刻入自己的造車基因,同時在服務上做出變革,打造售后服務網絡全域覆蓋,O2O全透明創新銷售服務模式,建立起無憂服務體系。為用戶做到買車少花錢,用車無憂。
在輿論場上,常有合資車企轉身慢、轉身難的言論,但實際上,轉型并非貿貿然的決定,需要長期的布局和準備,日產們早已在數十年前便已在研究轉型所需的技術,只待時機合適,轉型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東風日產們所秉持的汽車理念和深厚的體系化實力,則是他們在與新勢力競爭、捍衛往日榮光時的重要力量。
東風日產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辛宇曾表示,現下傳統車企都在發力,在市場被激活的時候,傳統車企之前積淀得好的要素和資源會被充分發揮出來,尤其客戶慢慢認識到,并非只有新能源品牌可以做新能源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