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2月28日訊(記者 徐紅 朱潔琰)流感疫情再次“抬頭”。近期,我國多地報告流感病例增加,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杭州等地區個別中小學、托育機構還出現因流感而停課的情況。
(資料圖)
流感病毒根據抗原結構不同,分為甲、乙、丙三種類型,常見有甲型和乙型流感。“甲流”指的是由甲型(A型)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流感,因此“甲流”只是“流感”的一種。另據公開信息,目前全國流感流行株以甲1(H1N1)為主,因此也被稱為甲型H1N1流感。
不同于普通感冒,甲流感染后癥狀要嚴重許多,會全身酸痛、咳嗽、流涕、發燒等,甚至可能直接導致死亡,因此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爆發的主要手段。同時,針對流感病毒也有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可服用,奧司他韋就是經典的流感用藥之一。(詳情可見此前報道《流感進入高發期 兒童老年人群仍需重點照護 專家建議口罩再戴一戴》)
因為預期受此波甲流疫情影響,抗病毒藥物的銷售以及流感疫苗接種都會有所增加,27日A股抗甲流概念股集體逆市走高,其中南新制藥一度漲超13%,收漲7.21%,華蘭疫苗、金迪克、百克生物跟漲。
▌缺貨!流感神藥沖上熱搜
27日,甲流在社交平臺引發熱議,而被稱為“流感神藥”的奧司他韋也因為缺貨沖上了微博熱搜。
“這幾天一直有人來問奧司他韋這個藥,今早還有人在平臺上下了單,但我們店里沒貨了。”27日當天,當《科創板日報》記者來到上海一家國大藥房,實地了解奧司他韋的銷售情況時,該店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其還幫忙查詢了系統,發現整個公司目前都沒貨。
記者同時定位上海市浦東新區某核心辦公區,在國大藥房和益豐大藥房的小程序上搜索“奧司他韋”,勾選門店配送和全國配送均顯示商品庫存不足。
但在京東上,可以看到,在售奧司他韋的商家并不在少數。于是,記者又隨機挑選了幾家商鋪嘗試下單,并在此之前向客服進行了咨詢:可威(奧司他韋)現在是否有貨?其中,有一位客服告訴記者,可威已經爆單一周,如果現在下單還需等待補貨,具體時間暫不確定。不過,也有其他商家表示“明天就可以到貨,下單后48小時左右會盡快發貨”、“如果處方審核通過倉庫會陸續發貨”等,顯示在市場供應上似乎并不存在很大的缺口。
就此,《科創板日報》記者亦聯系上奧司他韋國內最大的生產企業東陽光藥,相關人士則表示”對近期銷售情況不清楚,但預計銷售渠道應該還是有(貨)的”。
奧司他韋是經典流感用藥之一,占據了抗流感藥物市場的統治地位。除此之外,抗流感藥物還有扎那米韋、南新制藥的帕拉米韋、羅氏的新一代流感藥瑪巴洛沙韋片等。
據《科創板日報》記者查詢國家藥監局官網,目前奧司他韋在國內已至少有30個國產批號,涉及東陽光藥、上海中西藥業、科倫藥業、華海藥業、倍特藥業、齊魯制藥、石藥歐意、博瑞醫藥、諾泰生物等。
其中,東陽光藥算得上是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旗下奧司他韋(品牌名:可威)不僅占有最大的市場份額,并且公司也是奧司他韋顆粒劑的全國獨家生產企業,而其他企業大多只有膠囊劑。截至目前,奧司他韋顆粒劑仍然為東陽光藥貢獻主要的營收來源。
2019年,可威助推東陽光藥登上業績巔峰。當年公司總營收為69.48億元,可威顆粒劑型與膠囊劑型合計貢獻了59.39億元的收入,占總營收的95.4%。但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防控加強使得流感病例減少,東陽光藥的業績大大下滑。據東陽光藥財報,2020年可威銷售收入驟減至20.69億元;2021年又大幅縮水,銷售額僅有5.55億元,同比減少73.19%。
到2022年上半年,東陽光藥業績有所回暖,當期營收為12.93億元,同比增長539.47%。其中可威銷售收入為10.06億元,占總營收的77.8%。
可威銷量的回暖主要還是因為幾波流感疫情的反復。事實上,不止是今年,在2022年6月,奧司他韋也曾因流感疫情出現多地缺貨的情況。更早之前,在2021年底發生的另一波流感疫情甚至比之強度更甚。
而對于此輪甲流疫情,《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的情況顯示,業內不少人均認為“疫情規模并沒有起來”。有疫苗行業人士指出,雖然近期甲流疫情抬頭,但從中國國家流感中心截至2023年2月19日的監測報告來看,近期報告的流感樣病例數量并沒有明顯提升,且仍然低于2020-2021年、2021-2022年兩個流感季的水平,更遠低于2019-2020年流感季同期水平。
但盡管從數據來看流感樣病例較往年并沒有增多,對方同時強調,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擔心流感的威脅。
▌疫苗接種意愿走強
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仍然是接種流感疫苗。
不過,由于流感病毒高度的易變性和不可確定性,為了疫苗更有效,流感疫苗中所含病毒組份需要定期替換。因此,世界衛生組織(WHO)每年都會通過全球112個國家流感中心的監測結果,篩選出下一個流感流行季節最有可能流行的病毒株,推薦給全球流感疫苗生產企業制備疫苗。
同時,由于季節性因素,國內流感疫苗的批簽發主要集中在下半年,而往年流感疫苗接種也一般集中在每年的10月(四季度)左右;同時,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中建議,流感疫苗最好在當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免疫接種。
這就意味著,如果現在要接種,其實用的都是去年“舊的”流感疫苗,而且近期流感發病趨勢已經“抬頭”,那么此前沒有接種流感疫苗的人還有接種的必要嗎?對此,業內機構和相關專業人士給出的建議是,流感疫苗仍然可以打,晚打好過不打。
“根據日前WHO最新發布的2023-2024年北半球流感季的疫苗建議毒株來看,僅有甲型H1N1(甲1型)毒株出現了變化,包括甲型H3N2(甲3型)和乙型維多利亞譜系(B/Victoria)、乙型山形譜系(B/Yamagata)和去年建議保持一致;從目前的監測數據來看,現有疫苗和目前流行的毒株匹配度較好,接種現有疫苗仍有意義。但也要知道,接種后2-4周才能獲得足夠抗體。因此,如果去年下半年后沒有接種過流感疫苗,現在仍然可以接種,但也要‘盡快’。”對方強調。
為了解這波甲流疫情中民眾的疫苗接種意愿,27日,記者特意來到了上海徐匯區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接種醫生告訴記者,流感疫苗在去年10月接種的人最多,但近期又有很多人前來咨詢接種。目前該服務中心仍可接種上生(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流感疫苗,價格是133.5元/劑(含預防接種服務費,下同)。
同時,記者又致電另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電的接種醫生也向記者表示,最近打流感疫苗的人有所增多,疫苗供應并不緊張,目前在該服務中心還能接種江蘇金迪克的流感疫苗,價格是130.5元/劑。
根據流感疫苗所含組分類別,流感疫苗包括三價和四價。其中,四價流感疫苗可以覆蓋“甲1型”、“甲3型”,以及B型維多利亞譜系和B型山形譜系四種型別,去年世衛組織建議的三價流感疫苗不覆蓋B型山形譜系。
目前我國注射用流感疫苗已有三價疫苗和四價疫苗,涉及供應企業10多家,包括華蘭疫苗、金迪克、科興等。另外,除了傳統劑型,流感疫苗還有長春百克的鼻噴劑型,屬于三價疫苗。
圖|國內流感疫苗主要供應廠家
上市公司中,四價流感疫苗是金迪克的主要品種,幾乎貢獻了公司所有營業收入。2021年和2022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人員流動減少,公司四價流感疫苗接種均受到了較大影響。
百克生物的鼻噴流感疫苗于2020年初獲批,2021年年報顯示,百克生物流感疫苗實現營業收入1.75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14.56%。
四價流感疫苗同樣是華蘭疫苗的核心品種,營收占比超90%。因為新冠疫情,華蘭疫苗的流感疫苗市場銷售工作也曾受到較大影響,公司2021年營收和凈利潤雙雙出現下滑。
不過,據華蘭疫苗2022年半年報,因2022年5月中旬以來,南方地區流感活動逐步呈現高發態勢,促進了報告期內公司的流感疫苗銷售工作。并且因公司2022年度流感疫苗于5月份開始陸續取得批簽發并銷售,早于上一年度,因此2022年上半年的銷量及收入同比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