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3月5日訊(記者 曾樂),《科創板日報》記者獲悉,今年全國兩會,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強對于支持氫能規模化發展提出建議。
當前,氫能被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球共有35個國家和地區發布氫能發展戰略。多國以氫能交通為切入點,拓展到工業、建筑等領域,應用場景日漸豐富。
(資料圖)
為了深入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我國正加快構建清潔低碳的能源體系,其中氫能以其清潔零碳、高能高效、來源廣泛的特性,被認為是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發展氫能產業對于實現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近年來,我國氫能相關技術持續發展與突破,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市場規模全球領先,相關企業加快產業布局進程。中國氫能聯盟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球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67488臺,其中我國占12682臺,占比18.8%,位居全球前三;截至2022年底,全球在營加氫站數量727座,我國累計建成加氫站358座,其中在營245座,加氫站數量全球第一。
與此同時,在雙碳目標及示范城市群等政策推動下,氫能領域相關政策持續出臺,內容涉及財政資金支持、稅收優惠、氫能技術研發、加氫站以及氫能工業多元利用等方面。
截至目前,我國已先后批復京津冀、上海、廣東、河北、河南五個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涵蓋47座城市,以此帶動氫能產業鏈各環節企業的發展。
對于支持氫能規模化發展,張國強提出以下四點建議:
一是擴大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數量,以示范運行提質降本。建議擴大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將經濟基礎好、氫源豐富、產業配套基礎好的地區納入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先行先試,推廣燃料電池汽車,建立覆蓋城市群的低碳、清潔交通體系,用規模化帶動高質量、低成本的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
二是探索多元化氫源供給模式,推動可再生能源綠氫發展。探索多元化氫源供給模式,統籌經濟性和供應能力,保障氫能產業發展初期需求,滿足多元化應用場景需求。做好工業副產氫、化石能源制氫產能整合工作,前期支撐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營。推動風、光、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及電解水制氫項目,打造可再生能源綠氫基地。
三是推進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氫能制、儲、運、加產業鏈發展。建議取消須在化工園區內制氫的限制,支持非化工園區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的發展。出臺國家層面加氫站審批管理辦法,優化相關審批、建設、驗收流程,形成從項目立項到經營許可及監督管理全過程的審批辦法。合理利用已有加油、加氣場地,鼓勵綜合能源補給站建設。制定加氫基礎設施建設運營補助辦法,鼓勵社會資本積極參與。
四是探索金融支持、碳交易政策措施。推進綠色金融創新試點先行先試,設立氫能產業基金,支持壯大氫能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發展。支持產業鏈相關企業開展碳匯交易試點,搭建碳交易結算平臺或運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