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中藥巨頭,要往哪去?
1
(相關資料圖)
云南白藥“靈魂人物”,離職了
云南白藥(000538)正在經歷一場巨變。
3月6日晚上,云南白藥發公告稱,近日董事會收到公司董事長王明輝送達的《辭職報告》,王明輝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第十屆董事會董事長、董事、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以及在云南白藥及其控股子公司的一切職務。
王明輝何許人也?公開資料顯示,王明輝生于1962年4月,早年間從賓川縣醫藥公司副經理一路干到了昆明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
王明輝和云南白藥的交集始于1999年。那一年,王明輝調任云南白藥董事,并在2004年正式出任云南白藥董事長。
掌舵云南白藥的19年里,王明輝帶領這家企業實現了騰飛。他剛接手的時候,云南白藥正面臨著銷量驟降的危機。鼎盛時期,云南白藥的白藥散劑一度賣到幾千萬瓶,但1999年銷量只有數百萬瓶,市場份額面臨著被蠶食的境地。
王明輝來到云南白藥后,先是引入國外的末位淘汰制,并通過全國公開競聘的方式選拔國內醫藥市場營銷精英,改革雷厲風行。在產品方面,王明輝先后推出云南白藥創可貼和云南白藥牙膏,實現了快速地突圍。拿云南白藥牙膏來說,其在2021年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23%,保持在行業第一。
1999年到2021年,云南白藥的總營收從2.3億元升至363.7億元,是當初的158倍。可以說,過去20年,王明輝就是云南白藥的靈魂人物。
如今,隨著《辭職報告》的提交,王明輝的時代正式落下帷幕。截至公告披露日,王明輝持有云南白藥100.8萬股,以3月6日云南白藥的收盤價計算,王明輝的持股市值約為5800萬元。
王明輝離開了,更多的問題卻在慢慢浮現。
2
“沉迷炒股”的大白馬
王明輝掌舵的這些年,云南白藥的風頭一度很強勁。
遙想2006年,云南白藥各項主要經濟指標躍居中醫藥行業首位,公司總市值排在A股醫藥類上市公司之首。
按照中國基金報的統計,以后復權價計算,云南白藥的股價從2004年最低的41.97元,漲到2021年最高的3119.99元,漲幅約為73倍,名副其實的大白馬。
但你可能很難想象,這樣一家龍頭企業,竟然有一個特殊的愛好——炒股。
翻開年報,2018年至2020年末,云南白藥期末交易性金融資產分別為72.65億元、88.21億元、112.29億元,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分別為0.42億元、2.27億元、22.4億元。
尤其是2020年,云南白藥凈利潤55.11億元,其中投資收益高達26.18億元,占比47.5%。凈利潤的半壁江山都來自于投資,也難怪云南白藥對炒股癡迷。
但不是每一次投資都能這么幸運。
2021年,云南白藥的投資慘遭滑鐵盧,導致了19.81億元的虧損。當時,云南白藥共投資了包括小米集團、騰訊控股、伊利股份、恒瑞醫藥、通威股份等在內的9只股票。例如,投資小米集團虧損14.04億元,投資恒瑞醫藥虧損2.2億元,投資騰訊虧損1.3億元。
▲云南白藥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變化情況,圖源鈦媒體
這個影響延續到了2022年,截至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歸屬凈利潤仍在繼續下滑。
在資本市場眼中,熱衷炒股的云南白藥就是“不務正業”。賺了錢還好說,虧錢就得挨罵,有投資者甚至質疑云南白藥——
為何要將自家的糧草綁定別人的戰車?
確實,對上市公司來說,如果錢多得實在不知道怎么花,可以增加分紅,也可以在二級市場回購自己公司的股票。相比于炒股,這些方式,顯然對投資者更加負責。
3
“股神”入局,老字號掉隊
云南白藥可以追溯到1902年,初始版本是主治跌打損傷、內臟出血的“百寶丹”,妥妥的老字號。
你也許不知道,云南白藥的配方被列為國家最高保密等級——絕密級,保密期限為永久。享有這個待遇的藥品,全國只有兩個,另一個是漳州片仔癀。
憑借著“神藥”起家的云南白藥,在1993年登上了深交所,成為云南首家上市公司。
這樣一家根正苗紅的醫藥龍頭,為何會“不務正業”,沉迷炒股?
這一切,只因一個男人。2016年,云南白藥控股有限公司啟動混合所有制改革,著手引入民間資本。借著這個機會,新華都實業集團作為增資方獲得了白藥控股50%股權,增資總額約254億元。再后來,云南省國資委、新華都、江蘇魚躍及白藥控股又簽署了《增資協議》,云南白藥一度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而云南白藥的“炒股”之路,正是由新華都的掌舵者陳發樹開啟的。
陳發樹的經歷頗具傳奇色彩。出生于福建安溪的他,從一個木材販子,成長為零售百貨巨頭。后來他投身資本市場,縱橫于紫金礦業、隆基股份、中國中免、必創科技、久日新材等上市企業間,獲利豐厚。
也正因此,陳發樹一度被人們稱作“股神”。2009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陳發樹還以218.5億元人民幣的個人財富位列11位,成為了當年的福建首富。
正是“股神”陳發樹的到來,給云南白藥的炒股之路埋下了伏筆。要知道,在陳發樹入職聯席董事長之前,云南白藥在證券投資上十分審慎,還曾對外公告“公司自有資金投資理財不進入股票一級和二級市場”。
沉迷炒股后,云南白藥很快就失去了“中藥一哥”的地位。截至2023年3月8日收盤,云南白藥的市值是977.85億元,已經失守千億關口。
▲圖源百度股市通
同一時間,片仔癀的市值已經來到1828億,是云南白藥的1.8倍。
當年的老字號,已經逐漸掉隊。
4
尾聲
更關鍵的是,作為一家藥企,大手筆炒股的云南白藥,在研發投入上卻顯得“吝嗇”。
從財報來看,2017-2020年間,云南白藥的研發費用占當期營業收入僅為0.35%、0.41%、0.59%和0.55%。哪怕是2021年,公司的研發費用從1.81億元增長到3.31億元,研發費用率也依舊未超過1%。
▲圖源喬令
這個研發費用占比,遠低于其他藥企。藥智網曾做過統計,早在2020年,中國就至少有14家藥企研發投入超10億元,40余家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超10%。
同屬中藥領域的片仔癀,研發費率也能達到1.50%左右。
再把目光移向日本,三大漢方藥生產企業津村、三共、鐘紡,他們的漢方藥研發費用均占每年銷售收入的10%~20%。要知道,日本漢方藥的藥方大多數都來自中國,但《世界專利數據庫》中75%以上的中藥專利都是日本人注冊的。
反觀云南白藥,躺在云南白藥牙膏的老本上,一會沉迷炒股,一會跨界“大健康”,不斷消耗著老字號的品牌影響力。
商業世界里,沒有什么是永遠堅不可摧的,如果不前進——
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聲再見都不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