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3月12日訊(編輯 笠晨)日本理化學研究所3月9日發布消息稱,3月底日本首臺國產量子計算機將可以通過互聯網使用。此舉將促進企業和大學使用量子計算機,以推動有助于實現脫碳化的材料和劃時代新藥的開發。量子計算機能夠以超級計算機1億倍以上的速度解決復雜問題。除了預測金融市場之外,還有望應用于化學、制藥、汽車等廣泛行業,具有為新產品開發等帶來革新的潛力。
(資料圖)
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2月22日公布了2023年第一批安徽省首版次軟件擬評定名單,本源量子ChemiQ量子計算化學應用系統V1.0成功入選。“首版次軟件”是指企業自主開發或者合作開發,功能或性能有較大突破,在該領域具有技術領先優勢或填補市場空白、打破市場壟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在市場上首次銷售的同產品名稱、同一版本號的軟件產品。
量子計算有望成為AI算力突破的“神助攻”。華安證券尹沿技等人在2月25日發布的研報中表示,ChatGPT帶來大模型時代變革,算力與網絡設施建設成為剛需。量子計算產業蓬勃發展。相較經典計算機算力呈指數級爆發式增長。目前量子計算機已被證明在特定計算任務上具備指數加速能力,即實現所謂的“量子霸權”。
量子信息技術是量子科技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測量三大領域。量子計算主要依賴量子疊加和干涉等原理實現并行計算,能在某些傳統計算機計算困難的問題上提供指數級加速,即可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安信證券認為,是未來計算能力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方向。量子計算主要依賴量子比特。
2022年1月,量子信息作為“關鍵技術”被寫入《“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2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綠色低碳、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據騰訊研究院介紹,在2020年達沃斯論壇上,相關科學家認為量子計算有望在大分子開發、加密算法破譯、人工智能等領域得以應用,助力數字經濟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郭國平近日建議出臺國家級量子計算技術和產業支持政策,多部門協同推進量子計算技術與產業發展,集中力量突破重點關鍵問題。鼓勵使用現有國產首臺套量子計算機,引導國產量子計算機更快進入我國經濟體系。量子計算是當前國際科技競爭“新賽道”,已成為全球多國國家戰略。
據統計,全球有200多家量子計算公司,以美國為代表的多個國家,相繼制定了國家量子技術倡議或戰略,如美國《國家量子倡議法案》、法國《國家量子技術戰略》、日本《量子技術創新戰略》、韓國《量子技術研發投資戰略》等。同時全球范圍均在建設自己的量子計算生態圈,美國、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等紛紛建立量子聯盟。
根據Hyperion Research最新展望,全球量子計算市場2022年市場規模6.14億美元,預計到 2025 年達到12.08億美元,CAGR 25%。
中金公司認為,量子計算產業鏈主要由零部件廠商、量子計算機和量子云服務組成。量子計算機廠商:美國谷歌、IBM等科技巨頭以及IonQ等初創公司均已推出幾十位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量子云服務廠商:IBM、微軟、亞馬遜、谷歌、阿里巴巴等全球云計算巨頭紛紛布局量子云服務。
據財聯社不完全整理,在量子計算領域有布局相關業務的上市公司為國盾量子、飛利信、科大國創、千方科技等,具體業務如下:
國盾量子在量子計算方面,公司向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客戶單位銷售用于研制量子計算整機所需的室溫操控系統、超導量子計算操控軟件及系統、低溫信號傳輸系統、極低溫低噪聲系統等供應鏈儀器設備。飛利信在量子計算方面跟安徽問天量子有合作。
科大國創投資的國儀量子是以量子精密測量為核心技術,為全球范圍內企業、政府、研究機構提供以增強型量子傳感器為代表的核心關鍵器件、用于分析測試的科學儀器裝備、賦能行業應用的核心技術解決方案等產品和服務。千方科技2022年9月16日在互動易上回復稱,公司探索量子計算在交通運輸和交通管理領域的前沿應用研究和實踐。比如量子計算技術在交通運輸與交通管理兩大類場下的應用算法和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郭國平提到,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具備量子計算機整機交付能力的國家,但和國際發達國家對比,發展現狀不容樂觀。主要問題為:第一,我國量子計算國內應用落地難。我國量子計算技術研發成本高,商業化開拓難,研發和應用之間“斷層”明顯。第二,歐美“環中國”量子算力“鏈”已基本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