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3月16日訊(記者 朱潔琰)繼去年“建議給爸媽接種帶狀皰疹疫苗”登上熱搜之后,近期帶狀皰疹相關話題再獲關注。
當前,隨著百克生物(688276.SH)帶狀皰疹疫苗在今年2月獲批,國內這一自費疫苗市場的競爭格局發生改變,已經由僅有葛蘭素史克(GSK)公司一家擁有產品變為“1+1”的格局。
(相關資料圖)
15日,《科創板日報》記者發現,在醫鹿App(阿里健康在線醫療服務平臺)上已經可以預約國產帶狀皰疹疫苗。據App顯示,該帶狀皰疹疫苗僅需接種一針,適用年紀為40歲及以上,目前僅在需求登記階段,如有到苗,將會通知。
同日,《科創板日報》記者致電上海市閔行區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防接種咨詢專線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我們這里只有進口的帶狀皰疹疫苗,要50歲以上才能接種,一針的價格是1600多元,需要打兩針。國產的帶狀皰疹疫苗現在還沒有,具體進入的時間需要疾控部門通知。”
▌接種者如何選擇?
雖然百克生物的帶狀皰疹疫苗還未正式應用于市場,但據福建省公共資源交易網近期公布的信息,該疫苗成交價格為1369元/支,各縣級疾控機構發出50支及以上的訂單即可配送,會在2周內送達。
從現有定價來看,此次公布的價格高于之前市場預測的500-800元/劑的價格,低于目前原研GSK的欣安立適(Shingrix)成交價格1598元/劑。GSK通常需要接種2劑次帶狀皰疹疫苗,需花費3200元左右。
但對于疫苗而言,保護效果始終被認為最關鍵的指標,針對百克生物帶狀皰疹疫苗保護效果的問題,此前也曾受到質疑:百克生物帶狀皰疹減毒活疫苗與默沙東Zostavax所采取的技術路線相似,那么其保護效果是否也會明顯低于GSK?
目前,在保護效力的相關數據方面,百克生物目前尚未公布明確的臨床數據。
對此,原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科主管醫師陶黎納對《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稱,百克生物的技術原理和默沙東的帶狀皰疹疫苗相似,都是減毒活疫苗,其預計該疫苗的保護率在70%左右,相比GSK的重組蛋白疫苗保護效力大約低20個百分點。(記者注:GSK的重組帶狀皰疹疫苗Shingrix于2020年6月28日正式在中國上市銷售,全程2劑接種,為50歲及以上人群提供超過90%的保護效率。)
但陶黎納同時也指出,國產疫苗價格約為進口疫苗的一半,還是具有價格優勢的。“此外,百克生物只需接種1劑,且反應比較小。GSK的效果更好,但反應也相對較大。”
不過疫苗選擇還不是最關鍵的,及早進行預防接種,切忌等待才最為關鍵。對于適齡人群是否應當接種,陶黎納表示:“非常建議接種”。
▌及早接種是關鍵
在諸多疾病之中,帶狀皰疹是一種容易被忽視的疾病,民間俗稱其為“纏腰龍”,由疾病通常表現為皮疹,胸部、腹部或面部出現疼痛性水皰而得名。雖然看似“只是皮膚病”,但它其實是由潛伏在體內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激活而引發的疾病。
帶狀皰疹最“致命”的影響在疼痛。之所以說是“致命”,是因為據《帶狀皰疹后神經痛診療中國專家共識》調研,帶狀皰疹相關疼痛將表現為:燒灼樣、電擊樣、刀割樣、針刺樣或撕裂樣的疼痛。
與國人長期背負的“忍一忍就過去了”這一想法不同,帶狀皰疹患者可能并發帶狀皰疹后神經痛,即皮疹出現后至少持續3個月的疼痛。同時,這種長時間的疼痛不是偶發事件,發病率占帶狀皰疹患者的5%-25%,且與患者年齡相關,多發于老年人群體。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中國50歲及以上人群的帶狀皰疹新病例從2015年的250萬例增加到2021年的390萬例,復合年增長率為7.8%,預計2025年增加到490萬例,2030年預計將達到600萬例。
北京市衛健委健康科普專家、北京市朝陽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師白云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90%以上成人體內存在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在50歲以后發病率顯著上升。隨著年齡增加,免疫功能不可避免的都會下降,被稱為免疫老化,碰到病原體無法識別,清除不徹底,整體功能下降,就會導致傳染性、感染性疾病發病上升。
目前,帶狀皰疹尚無特效藥,接種疫苗是預防帶狀皰疹的有效手段。“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群體對自身的身體健康要求會越來越多,相信更多的成人疫苗包括帶狀皰疹疫苗等的接種率會提高。”全國政協委員、康希諾生物首席科學官朱濤在今年兩會期間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可以予以佐證的是,GSK今年2月公布的2022年財報顯示,其帶狀皰疹疫苗Shingrix表現強勁,是GSK銷售額最高的單品,全年營收近30億英鎊(折合人民幣約245億元),增幅高達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