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13日訊(記者 劉夢然)在新型電力系統加速構建的大背景下,儲能是保障風電太陽能發電消納的重要解決方案,被看作是新能源時代的轉型核心。2022年,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歷史性超過全國煤電裝機,進一步催發儲能在2023年的火爆需求。
儲能系統在能源轉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幾乎毋庸置疑,作為全新的藍海市場,跨界布局者蜂擁而至。財聯社記者日前從晶科能源(688223.SH)獲悉,公司已有計劃深入布局源網側、工商業、用戶側等不同的儲能應用場景。公司有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未來儲能會和組件業務處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在光儲一體化趨勢下,光伏組件廠尤其熱衷加入儲能賽道:一方面,光伏電站需要通過配置儲能設施,保證電網運行穩定性和調峰壓力;同時,組件是產業鏈最接近電站的環節,晶科能源負責人也透露,不少電站開發商也有意直接向組件企業采購儲能系統。
(資料圖)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在儲能賽道上,光伏組件廠幾乎已全員到齊。2022年,天合光能(688599.SH)推出天合儲能液冷系統,并表示將重視儲能產品的研發及市場洞察;在晶澳科技(002459.SZ)一體化產能布局中,多個項目延伸覆蓋到光伏儲能發電環節;東方日升(300118.SZ)于2018年收購寧波雙一力,入局儲能,合計在手訂單量約4GWh。
在風光新增裝機持續高增下,儲能市場火爆前所未有。根據ESIE最新發布的《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3》顯示,截至去年底,我國已投運電力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59.8GW,占全球市場總規模的25%,年增長率38%。
根據預測,保守場景下,預計2027年我國新型儲能累計規模將達到97.0GW,2023~2027年復合年均增長率為49.3%;理想場景下,預計2027年新型儲能累計規模將達到138.4GW,2023~2027年復合年均增長率為60.3%。
不過,在目前發展中,儲能領域如盈利模式不確定、產品同質化嚴重等短板亦十分凸顯。此前,就有業內人士表示,缺乏核心技術持續研發能力的企業將面臨淘汰。
晶科能源方面,公司日前推出“液冷”工商業儲能解決方案SunGiga,最大容量可達344kWh,配置液冷單元,最大集成8個電池模組,外加結合鋰離子電池、開關設備、防火系統和PCS,可滿足市場中項目容量從500kWh到2MWh的組合及充放電2小時或4小時的主流工商業儲能設計需求。
據公司方面介紹,SunGiga液冷工商業儲能系統具備諸多性能優勢,通過模組設計及策略控制,使系統溫差<2℃,系統壽命提升20%,RTE提升2%。安全性能方面,系統采用智能電池監測技術,對電池狀態進行高精度在線監控,并提供及時且高效的預警,以防止熱失控。自動充放電狀態(SoC)校準則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并降低了運維(O&M)成本。
晶科能源有關負責人表示,伴隨儲能市場主體地位的持續穩固以及商業價值的逐步顯現,產業日趨呈現白熱化競爭態勢,未來公司將繼續錨定儲能這一拓展方向。
(編輯 曹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