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黃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轟轟烈烈的燃油車“價格戰”燒了整個三月。3月初,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多個汽車品牌突然集體官宣降價,最高降幅高至9萬元。隨后在“東風系”的帶動下,寶馬、奔馳等品牌也或主動或被動地卷入價格戰。
如今“價格戰”已經過去月余,但降價的戰火似乎未曾停息,反而蔓延到了新能源車。4月,特斯拉、比亞迪、哪吒等多家新能源汽車品牌陸續發出優惠消息。地方政府也持續加碼購車補貼力度,“降價”的火苗似有愈燃愈烈的勢頭。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新能源車企在發布降價公告時,都將原因指向原材料價格的回落。上海車展將至,一大批新車即將發布,降價潮會否再度燃起新的戰火?
特斯拉、比亞迪、哪吒接連降價
4月15日晚十點,哪吒汽車V車系發布最新款V行版,售價7.99萬元。同時宣布V車系全系享受4000元商業險補貼(除V行版),下定2000元抵5000元車款,綜合優惠高至12000元。
就在一日前的4月14日,比亞迪也官宣了熱銷車型元Plus限時優惠政策,2023年4月14日至4月30日期間,享受88元抵扣5888元購車款,置換補貼1000元。
“這款車型之前都沒有過優惠的。”4月14日,一位廣州地區比亞迪4s店的銷售人員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這次在指導價的基礎上減了5800元,再免上牌按揭服務費4000元,再加上政府補貼的2000元,算下來綜合優惠了11800元。”
此外,比亞迪旗下海洋網車型海豹也在同一天推出優惠政策,2023年4月14日至4月30日期間,享受88元抵扣5888購車款,相當于官方指導價直降下5888元。而就在4月7日,比亞迪就已官宣海豹開啟優惠活動,包含1.5萬元的現金補貼和2年0息的金融補貼,最高可享受3.1萬元的綜合優惠。
盡管4月份特斯拉尚未在內地市場放出降價消息,但其在其他地區降價勢頭迅猛。4月14日,特斯拉在丹麥、新加坡和德國三地下調新車售價。4月12日,特斯拉香港宣布4月15日開始下調Model 3和Model Y售價,調整幅度最高接近15%。4月7日,特斯拉在美國本土也進行了降價,降幅在2%至6%之間。
其實早3月末,多家新能源汽車品牌就已經跟進燃油車降價的節奏釋放出優惠政策,并在4月進一步調整品牌的優惠方案。
4月8日,東風納米宣布調整旗下車型官方指導價,最大降幅為 6000 元。
4月9日,吉利旗下睿藍汽車發布睿藍 9 價格調整說明,降幅最大的高配版降價 2 萬元,降幅約 10%。此外,吉利旗下新能源品牌幾何汽車也推出了優惠補貼活動,4月1日至4月30日,幾何E、幾何G6和幾何M6三款車型開啟限時回饋補貼活動,最高補貼1.3萬元。
4月10日,上汽通用五菱官宣,5月31日前購買五菱新能源車型享至高 1 萬元優惠補貼,宏光 MINI 旗下各系車型均可享相關優惠。
同一日,深藍汽車推出“深藍品牌周年慶”活動,深藍SL03提供1.2萬元現金補貼,6000元金融補貼及4000元保險現金補貼,并享受價值2萬元的用戶權益。
與此同時,地區政府補貼也在持續加碼。4月8日,深圳羅湖區宣布擬在4月8日至7月31日期間發放5000萬元購車補貼。4月13日,深圳龍華區宣布汽車促銷活動總預算2億元,分多輪開展,第一輪自4月12日開始,至5000萬元資金發放完畢截止,最高每輛3萬元。
一季度交付數據不盡人意
2023年開年,造車新勢力們的日子有點難熬。受春節假期、國補推出、燃油車“價格戰”等因素的影響,2023年一季度造車新勢力整體表現欠佳。
4月1日,新能源車企紛紛公布3月交付數據。多家新能源車企3月交付量同比有所下降。哪吒汽車3月交付10087輛,同比下降16.12%;小鵬汽車交付7002輛,同比下降54.57%;零跑汽車交付6172輛,同比下降68.47%。
從交付指引來看,長期領跑的三家新勢力“蔚小理”也只是堪堪達到了交付的下限。根據財報,理想預計今年一季度的交付量為5.2萬至5.5萬輛,最終的一季度交付量為52584萬輛。蔚來第一季度的交付指引為3.1萬至3.3萬輛,最終交付量為31041輛。小鵬的一季度交付指引為1.8萬至1.9萬輛,實際交付量為18230輛。
值得一提的是,擺在造車新勢力面前的,除了稍顯頹勢的需求市場,還有上年累計下來不小的庫存壓力。
從2022年財報來看,理想、蔚來、零跑存貨增幅明顯,期末存貨分別為68.05億元、81.91億元、17.49億,較期初增長320.58%、298.39%、133.51%。此外,比亞迪的期末存貨高達791.07億元,較期初增長82.46%。
成本下探,碳酸鋰價格創逾1年新低
多家新能源車品牌在降價公告中直指價格下調的原因。
3月38日,奇瑞新能源在價格回調說明中指出降價的原因之一是“全球新能源原材料價格回調”。4月1日,吉利汽車也在降價公告中提到,因新能源成本下調推出回饋補貼。
事實上,近一段時間,曾經烈火烹油的鋰電原材料的價格正跌跌不休。據上海有色網數據,4月17日,碳酸鋰(99.5%電池級/國產)跌6000元報均價18.7萬元/噸,創逾1年新低,連跌57日。氫氧化鋰(56.5%電池級粗顆粒/國產)跌11000元報24萬元/噸,創逾1年新低,連跌37日。
4月18日的上海國際車展將至,新車型將密集發布,疊加上游原材料的價格持續下跌,新能源車企或將迎來新一輪“降價潮”。
廣發證券4月16日的研報就指出,3月份受油車降價潮影響以及補貼回退導致客戶需求回歸剛需,新客戶群體觀望情緒嚴重,預期4 月后上海車展疊加政策出臺預期帶來進店量和成交量雙升。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的下行,有利于新能源車企進一步打開降價空間提升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