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17日訊(記者 王碧微)“歌爾仍在蘋果耳機的供應鏈,但是未來蘋果會調整進行多供策略。”Counterpoint 分析師Ivan Lam向財聯社記者表示道。Q1歌爾股份(002241.SZ)凈利潤下降88.22%,去年“收到境外某大客戶的通知,暫停生產其一款智能聲學整機產品”風波的影響仍在延續。
(資料圖)
根據歌爾股份一季報,Q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1.22億元,同比增長19.94%;歸母凈利潤1.06億元,同比減少88.22%。由于歌爾股份收到了9295萬元的政府補助,Q1歌爾的扣非凈利潤僅1511萬元。
伴隨著整體營收的下降,歌爾股份Q1現金流下降90.84%至1.34億元。公司在一季報中透露系公司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減少,收到的稅費返還減少所致 。與此同時,Q1歌爾的研發下降13.65%、應收賬款下降20%。
從去年11月至今,歌爾股份始終站在風口浪尖。歌爾在此期間曾不止一次給出過“此前流失的訂單并未有定論”的口徑,也不斷有“歌爾挽回訂單成功”“富士康搶走歌爾訂單”“立訊分走歌爾訂單”等消息傳出。
但有產業鏈人士向記者表示,“立訊的確分走了一小部分訂單,并未聽說歌爾挽回訂單成功消息。”對于失去的訂單情況到底如何,記者已向歌爾股份發送采訪提綱,截至發稿暫未得到回復。
“其實Q1,無論是終端手機廠商還是供應鏈,普遍都表現的不怎么樣。特別消費電子,Q1算是比較低迷的。”Ivan向記者表示道。
聲學業務大客戶受到影響,歌爾更多的關注、宣傳點放在了“后起之秀”VR業務上,但VR行業期待已久的“爆發”似乎還未到來。
Ivan進一步表示,“VR行業其實今年上半年預期是有縮減的。所以相關企業無論是Q1或者Q2的訂單相對來說都會受影響”
實際上,VR產業的預期調整已經不是第一次。
2022年初,IDC曾預測2022年全球AR/VR設備出貨量將達1107萬臺,但IDC年末公布的數據顯示,AR/VR設備當年的全球出貨量為970萬臺,較2021年同比下降12.8%。
而近日,IDC預計AR/VR頭顯在2023年的出貨量為1010萬臺,總出貨量同比增長14%。但卻不及去年初的預測預期。
一方面是賴以為生的基本業務失去大客戶,一方面是布局已久的新業務行業發展不及預期,歌爾股份未來的業績支撐將會是什么?財聯社記者將持續關注。
(編輯 曹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