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歌爾股份發布了2022年年報及2023年一季報,增收不增利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
財報顯示,2022年全年,歌爾股份實現營收1049億元,同比增長34.10%,可惜公司歸母凈利潤大降59.08%至17.91億元。2023年第一季度歌爾股份的狀態相似,依舊是營收增長19.4%至241.2億元。不過歸母凈利潤大跌88.22%至1.062億元。
至于為何會出現這樣不利的財務狀況,其實早在去年12月初時歌爾股份就披露過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當時歌爾股份披露的一份《2022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顯示:“公司于 2022 年 11 月 9 日的《歌爾股份有限公司風險提示性公告》中披露了關于收到境外某大客戶的通知暫停生產其一款智能聲學整機產品的事項。
受該事項影響,公司直接損失和資產減值損失約 20-24 億元,對 2022 年度經營業績產生顯著影響。經調整后的2022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170,988.12萬元–213,735.15萬元,同比降低 50%-60%。”
最終審計的年報利潤數據落在此項預計的下限,這其中的具體事件是蘋果砍掉了歌爾股份對其其AirPods Pro2的代工。由于蘋果耳機的代工利潤較高,被砍單后歌爾股份的智能聲學整機業務的毛利率迅速從2021年的10.33%下滑到了5.65%,智能聲學整機營業利潤占比也從2021年的30%跌到12.55%。
受砍單事件影響,歌爾股份的股價較一年前跌去50%。
不過通常過度的悲觀同時也蘊藏著機會。事實上歌爾股份是一家布局多元的科技公司,公司既有包含TWS的智能聲學整機設備,還有包含VR設備在內的智能硬件業務。后者的異軍突起也給了歌爾股份翻盤的底氣。
2022年全年,歌爾股份智能硬件業務同比增長92.27%至630.8億元,營收占比也由上年的41.94%上漲至60.14%。
據IDC統計,2022年全球AR/VR頭戴設備出貨量880萬臺,其預計2023年中全球VR/AR產品出貨量有望達到1010萬臺,同比增長約14%,同時預測2023年至2026年的平均年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約32%。
據悉歌爾股份目前是VR三大頭部Meta、Pico、索尼等頭部VR品牌核心代工廠商,在中高端VR代工市場份額接近80%,此外還具備優秀光學、聲學能力,可提供菲涅爾透鏡、Pancake等多種VR光學方案,市場暫無其他可比公司。
隨著元宇宙概念的普及與VR設備的爆發性增長,歌爾股份還能依靠智能硬件打一個翻身仗嗎?
作者:五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