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4月27日訊(編輯 邱思雨)當地時間周三,美股微軟大漲7.24%。
(相關資料圖)
消息面上,4月25日,微軟交出最新財季的答卷。公司2023財年第三財季財報顯示,營收為529億美元,同比增長7%;凈利潤為183億美元,同比增長9%;每股收益為2.45美元,關鍵指標均超出市場預期。其中,智能云業務保持了高速增長,在本季度貢獻了220.8億美元,同比增長達16%。
AI相關業務方面,微軟CFO Amy Hood表示,近期發布的一系列AI產品,還沒有傳導至實際的營收中,但公司已經看到一些很好的初步跡象。據財報披露,Azure的OpenAI用戶已經達到2500人,AI編程助手Github Copilot的企業和機構用戶數量也超過1萬家。
與微軟同日披露財報的大廠還有谷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當日公布了第一季度財報,第一季度營收697.9億美元,同比增長3%;利潤同比下降13.3%至174.2億美元;每股收益為1.17美元,均略高于分析師預期。其中,谷歌云計算收入74.5億美元,同比增長28%。雖營收略遜于分析師預期,但云計算業務首次實現盈利,當季實現了1.91億美元的營業利潤,去年同期則虧損7.06億美元。
就AI業務方面,谷歌在電話會上表示,本季度財報并沒有計入兩個AI團隊(Google Brain和DeepMind)的合并影響,從下個季度開始,合并后的新團隊成本將進行單獨報告。
總體來看,AI相關業務表現暫未傳導至兩家公司的營收、利潤中,不過兩者均在電話會上反復強調對AI的重視。此外,AI業務的發展也與兩家的云計算業務高度掛鉤,微軟在電話會上明確表態,將加大云基礎設施、AI相關投資。從財報中也不難看出,微軟、谷歌的云計算業務發展勢頭相對強勁。
從行業面來看,2022年受能源價格上漲、美元指數走高等多因素影響,全球企業IT支出下滑0.2%,云計算廠商增速放緩,但今年有望恢復穩定增長。
據市調機構Gartner的最新預測,2023年全球IT支出預計達4.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4%,雖受通脹影響,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導致設備支出收縮,但是企業整體的IT支出仍然強勁。軟件和IT服務部門預計在2023年將分別增長9.3%和5.5%。
與此同時,ChatGPT引發海量算力需求,多家機構認為云計算廠商迎來新一輪景氣度上行。據了解,公有云是運行、儲存、交互AI數據的重要基建,OpenAI的ChatGPT運行于微軟的Azure公有云之上。
根據IDC測算,2022年中國AI公有云服務市場規模將達74.6億元,在公有云的版圖中,AI公有云的增速始終保持上升態勢。
此外,西南證券認為,AI與云計算結合,有助于通過自動化冗余活動、識別、排序和索引各種類型的數據、管理云中的數據事務、識別整個云存儲基礎設施中的任何故障,幫助改善數據管理,優化管理流程。以AI能力帶動底層云,促進云與AI深度融合已成為云計算廠商未來的主要發展趨勢。
綜合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等多家機構觀點,市場普遍認為,受AI大模型的發布和后續應用推動,算力基礎設施的需求也隨之持續釋放,云計算及產業鏈公司作為底層通用基礎設施提供者,受益的相對確定性較高。機構普遍建議關注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運營商云;阿里云、華為云、騰訊云、百度云、金山云、優刻得等云計算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