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5月16日訊(記者 陳美)5月16日,西部超導舉行業績說明會。2022年,公司業績高增長,但今年一季度業績卻有所下滑。
(資料圖)
數據顯示,西部超導Q1實現營收9.22億元,同比增長3.93%;歸母凈利潤2.08億元,同比減少3.13%;扣非歸母凈利潤1.94億元,同比減少4.08%,整體業績低于預期。
面對這一“變化”,在業績說明會上,西部超導回復《科創板日報》記者稱,經營業績受原材料價格波動、產品銷售、客戶確認節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目前公司存貨去化速度減慢,也與這些因素有關。
業績會上,西部超導表示,公司三大產品包括超導產品、高端鈦合金、高性能高溫合金,且產品定位于“國內空白、國際先進”,主要產品均服務于國家戰略關鍵用途,近年來三大產品的銷售收入良好。
具體反映在2022年銷售收入上,西部超導合計實現42.27億元,其中鈦合金32.09億元(占比76%),超導產品6.23億元(占比15%),高溫合金1.81億元(占比4%)。但對鈦合金市場領域與寶鈦股份、西部材料和金天鈦業三家企業競爭,西部超導則沒有回答。
在研項目上,諸如國家級軍用關鍵材料項目,西部超導稱,承擔多項國家級項目任務,項目工作進展順利。公司董事會秘書王凱旋表示,超導材料和超導磁體的訂單充足,產品在新領域的應用均推廣良好。比如在懸磁浮列車上,公司西安聚能超導磁體科技已向國內某磁懸浮交通項目提供所需的超導磁體。
至于超導產品的研發,西部超導也承擔了863、973等多項國家級項目,自主開發了全套低溫超導產品的生產技術,完成ITER 項目的超導線材交付任務,實現 MRI 超導線材的批量生產。
其中,面向30T全超導應用的Bi-2212線材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量子計算機用NbTi超導線纜性能指標已滿足客戶要求;自主研發制造的室溫孔徑125mm無液氦高場超導磁體,也一次性勵磁成功。”董事會秘書王凱旋稱。
5月10日晚間,西部超導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減持計劃實施完畢,共減持公司股份0股,減持股份占公司總股份為0%。
對于這一零減持計劃,總經理杜予晅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股東根據市場情況、公司股價情況及自身資金需求情況等因素實施減持。“截至目前,暫未接到大股東減持計劃的通知。”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4月,西部超導參與了C919大飛機材料的研制,并成為供應商。對于這部分業務,西部超導總經理杜予晅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坦言,公司該部分業務目前占比并不高。但透露,目前高端鈦合金、超導產品及高性能高溫合金三項業務合同訂單飽滿。“未來超導產品和高性能高溫合金業務增速將有較快的增長,預計中長期產品占比會提升。”
至于定增的20.13億元,其中9.71億元投入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金屬材料產業化項目;1.01億元投入高性能超導線材產業化項目;2.3億元投入超導創新研究院項目;3.73億元投入超導產業創新中心。杜予晅對此稱,公司募投項目進展順利,但暫時沒有生產海綿鈦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