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雷達財經 文|楊洋 編|深海
5月16日舉辦的業績說明會上,多位投資者向*ST新紡管理層追問公司巨額存貨計算誤差、賬實不符的原因。對此,公司管理層未正面回復,僅表示:“相關會計差錯在年報中已做敘述,請參閱年報。”
雷達財經注意到,此前在5月4日晚間*ST新紡披露的《關于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的提示性公告》顯示,公司經自查,存貨賬實存在不符,存貨信息不準確,為真實、客觀地反映公司的實際資產狀況和經營成果,需要對前期會計差錯進行更正。
公告稱,經與年審會計師溝通,對公司2021年度會計年度財務報表進行了會計差錯更正,相應需對以前會計年度財務報表進行追溯調整。
公告表示,由于存貨信息不準確的情況,導致本公司2016-2020年度財務報表之存貨、遞延所得稅、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營業成本、所得稅費用等科目存在重大會計差錯,其中對未分配利潤的累計影響預計在18億元左右。
*ST新紡審計機構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認為,對2021年度及以前期間會計報表進行了前期會計差錯更正,更正涉及的相關科目調整金額較大且影響廣泛。鑒于該事項對*ST新紡財務報表的影響重大且廣泛,同時難以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因此無法確認與會計差錯更正事項相關財務報表科目的真實準確性。
因此審計機構對*ST新紡2022年度經審計的財務報告被審計機構出具了帶持續經營重大不確定性段落的無法表示意見,對公司2022年度經審計的內控報告出具了否定意見,這導致*ST新紡股票自2023 年5月5日開市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隨后并出現大幅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因以前年度年報信息披露不準確、業績預告及業績預告修正公告信息披露不準確、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近期河南證監局向*ST新紡、公司兩任董事長鄭軍輝、魏學柱及其他相關人員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天眼查資料顯示,*ST新紡成立于1996年,注冊資本為8.17億元,位于河南省南陽市,是一家以從事紡織業為主的企業。
業績方面,2023年第一季度,該公司營收約9.51億元,同比減少3.3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304萬元,同比減少7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