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8月13日訊(記者 余佳欣)近日,上交所官網顯示,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沃太能源)科創板IPO審核狀態已變更為“已問詢”。
據披露,沃太能源主要產品包括戶用儲能系統及部件和工商業儲能系統及部件,應用于電力系統的發電、輸電、配電、用電等環節。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上交所在下發問詢函中,主要關注沃太能源和同行業相比的核心競爭力、與重點客戶和供應商合作細節、募投項目情況等問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根據沃太能源在首輪問詢中回復顯示,2022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73億元,同比增長120.5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0億元,同比增長152.98%。 截至今年6月末,該公司在手訂單金額為11.09億元。
從收入構成來看,據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沃太能源戶用儲能系統及部件銷售收入分別為2.01億元、3.16億元、6.85億元和6.28億元,占同期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81.12%、85.43%、85.25%及91.67%,是該公司最主要的業務板塊。
沃太能源戶用儲能系統和工商業儲能系統的核心零部件均為電池模組、逆變器模塊、EMS和BMS。其中,沃太能源自主研發和生產BMS、EMS,而核心零部件電芯和逆變器全部來自外購,這受到上交所的重點問詢。
據沃太能源在首輪問詢中回復稱,該公司電芯及逆變器模塊的采購金額逐年上升,2020年至2022年采購金額分別為1.45億元、3.66億元和13.24億元,占成本比分別為56.43%、62.21%和100.24%。
根據披露,沃太能源原材料主要在境內采購。值得一提的是,億緯鋰能為沃太能源第一大電芯供應商,同時也是該公司第三大股東。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億緯鋰能持有該公司9.71%股份。對此,上交所針對其合作細節展開問詢。
與此同時,沃太能源或存在一定原材料采購風險。據了解,除電芯及逆變器模塊外,該公司主要原材料還包括電子料、結構件等。報告期內,該公司直接材料占比均超過90%,屬于生產成本最主要的組成部分。
產能方面,2021年和2022年,沃太能源產能分別為427.49MWh和1085.06MWh,同比增幅達122.72%和153.82%。2022年,該公司戶用儲能系統的產能利用率達103.44%,產銷率為82.88%,工商業儲能系統的產能利用率達97.66%,產銷率為75.48%。沃太能源對此表示,該公司產能已達飽和狀態。
此次IPO,沃太能源擬募資10億元。其中,4.3億元用于年產70000套新能源儲能系統項目,2億元用于年產4000套工商業儲能系統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1.4億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2.3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對于上交所問及的產能消化問題,沃太能源回復表示,該公司募投項目的建設需要一定周期,產能也將逐步釋放,“公司在深耕歐洲、澳洲等現有市場的同時也將積極開拓美國、日本等新市場,并發力國內大儲市場,因此不存在產能過剩的風險。”
▍營收以境外為主,并拓展國內市場沃太能源在首輪問詢中回復表示,歐洲、中國和澳大利亞為該公司最主要的銷售區域,三者合計占營業收入的比重超80%。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沃太能源目前的營收以境外為主,同時該公司正拓展國內市場。
2020年至2022年,沃太能源境內收入占比分別為19.02%、27.77%和36.03%,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該公司工商業儲能系統及部件境內收入占比分別為30.89%、34.35%和79.53%,已超境外規模。
其中,沃太能源與國內客戶固德威的合作受到上交所的重點問詢。據了解,固德威于2019年、2020年為沃太能源的前五大供應商,2021年、2022年為該公司前五大客戶。
根據披露,2019年,固德威與沃太能源合資設立安徽固太生產儲能電池系統(目前安徽固太已為沃太能源全資子公司)。2022年6月,固德威披露再融資預案,擬投資儲能電池生產基地建設項目,自產儲能電池系統。上交所要求沃太能源對此進行風險揭示。
沃太能源表示,截至2023年6月末,該公司持有固德威在手訂單657.98萬元,預計2023年該公司對固德威的全年銷售金額較2022年有所下降,“由于固德威儲能電池系統相關的募投項目尚未投產,且其投產后距產能完全釋放亦需要一定周期,因此短期內不存在大客戶流失的風險。”
據天眼查顯示,自2014年以來,沃太能源共獲得9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中科創客學院、億緯鋰能、道合科技投資、招銀國際資本、金匯金投資、匯川產投、高瓴創投、鼎旭投資、賽天資本、綠河投資、國泰君安創投、南通科技創投、燕創資本等。
從股權結構來看,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袁宏亮直接持有公司16.8057%的股權,通過南通清能、南通千泓和南通萬澤三個持股平臺間接控制公司15.2399%的股權,合計控制公司32.0456%的股權,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