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境外電信詐騙又有新手段!
近日,“檢察日報正義網”公布了一則詐騙案件的刑事案例。某境外詐騙團伙租賃上海某科技公司網絡服務器,搭建可以人為操控漲跌的虛假投資平臺,誘導國內20余個省市自治區的2600余名被害人將錢款打入指定的賬戶,詐騙總額高達5.1億余元。
據悉,該詐騙團伙的“業務員”負責創建炒股詐騙的微信群,并包裝不同身份的群成員,以投資“區塊鏈”、“美股期貨”等名義“忽悠”投資者。在誘導被害人投資到平臺后,犯罪分子即快速掏空其全部財產,然后切斷一切聯系。
最終,涉案的62名被告人一審被法院以詐騙罪分別判處十一年至三年不等有期徒刑,各并處罰金100萬元至12萬元不等。部分被告人上訴后,近日,淮安市中級法院對該案作出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該案曾被寫入2021年江蘇省檢察院工作報告,成為典型案例之一。
為掙“快錢”前往柬埔寨 搭建平臺微信詐騙
隨著互聯網經濟和電信產業的迅猛發展,以電信網絡詐騙為代表的新型犯罪持續高發,已成為上升最快、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突出犯罪。
據控,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劉某等人在柬埔寨、緬甸、蒙古國等地,搭建虛擬交易平臺“MateTrader4”,誘導國內被害人下載APP進入該平臺投資,再通過暗箱操作,使投資人虧損,累計詐騙5.1億余元。
值得一提的是,“MT4”本身只是一款國際通用的外匯交易軟件,交易商可購買MT4的使用權,租用服務器使用。但近年來多有不法分子以此建立虛擬網絡外匯交易平臺,成為“網絡殺豬盤”的幫兇。
回顧該案主犯劉某參與詐騙的歷程:
2015年大學畢業后,劉某面臨戀愛結婚、父母生病等情況,花錢的事情接踵而來,迫切希望能夠有個機會掙快錢、掙大錢。
2019年春節,劉某的大學同學張某從國外回來,二人相約吃夜宵。得知張某在柬埔寨做股票詐騙的“生意”賺錢不少,劉某希望老同學能夠帶他出去。張某對他說,如果能多帶一些人過去,他到那邊就可以直接做經理。劉某趕緊聯系黎某、吳某、龔某等人,幾個人一拍即合,決定前往。
2019年3月,他們辦了護照,飛到柬埔寨金邊的公司。到公司以后,劉某直接當上了經理,并對一個叫“三哥”的總監負責,有什么事情都要向“三哥”匯報。剛到公司,后勤部門就發給他們這個組40多部手機,每名業務員10部,并領了五六十個微信號。
該公司靠租用MT4搭建虛擬交易平臺,技術人員控制平臺的漲跌,一般先讓被害人獲利一兩次。接下來,按照流程,誘導被害人投資到平臺,快速掏空其全部財產,然后切斷與被害人有關的一切聯系。
按公司要求,業務員負責創建炒股詐騙的微信群,并包裝不同身份的群成員。微信群還分成層層遞進的初級群、中級群、VIP群。在初級群內,業務員用多個虛假小號在群內吹捧專業分析老師,到處推送老師微信名片“吸粉”,再把加老師微信號或對股票感興趣的客戶拉到中級群、VIP群實施詐騙。
由于頭腦靈活、工作努力,劉某很快成了公司的8個總監之一,參與對詐騙小組的管理,抽查小組群里的聊天情況、角色搭配的如何、有無角色發錯信息等。
每次詐騙結束,總監從財務處領取詐騙總額的10%作為提成,總監、經理、業務員按比例分成。當上領導的劉某,每天動動嘴、打打電話,就會有數百萬年薪入賬。
資深股民被“忽悠” 百萬投資有去無回
投資者是如何被“忽悠”的?魯大媽的經歷提供了標準“被騙”樣本。
據介紹,被害人魯大媽退休前在某卷煙廠上班,平時喜歡炒股、買基金。2019年7月的一天,魯大媽的姐姐來她家聊天,推薦她加入一個微信群。
魯大媽發現,群內股友經常會發一些股票信息、指導老師名片、二維碼或可供鏈接的網址,點開后,就會進入直播間,這里有專業的分析師無償授課,群里的股友時時會給老師點贊、送花。魯大媽對這些非常專業的直播課程產生了興趣,對分析師有了信任。
“現在國內股市行情不好,只有把錢提出來跟我們在美國軟件上炒區塊鏈(虛擬貨幣)、股指期貨,才可以規避個股風險,避開A股暴跌……”按照分析師的指導,魯大媽被拉進了投資區塊鏈(虛擬貨幣)和美股期貨的VIP群。
魯大媽發現,群里的人投資30萬元、50萬元、100萬元……都極為輕松。沒過幾天,群里有人說自己賺了幾十萬元、甚至幾百萬元。魯大媽再也按捺不住原本謹慎的心理,迫不及待進入VIP微信群內的“金港國際”投資平臺。
在老師和客服引導下,她下載直播間里的MT4,綁定QQ郵箱、手機號等個人信息。注冊登錄后,魯大媽隨即投資了老師推薦的某虛擬貨幣金融產品,并將33萬元打入客服指定的銀行卡賬戶。
由于能夠在MT4里看到自己所買產品的漲跌和資金余額,魯大媽從未疑心其中有詐。更令魯大媽沒有想到的是,她三天連賺19萬元。第四天,分析師對她說:“美國的涉農數據有大漲的行情,抓緊投錢,百分之百賺!”魯大媽深信不疑。此后6天,她分8次向平臺投了153萬元。
第七天她突然發現,賬戶里只剩1.8萬元。她趕緊問分析師,得到的答復是:“沒關系,你再準備3至5萬美金,我給你制訂一個方案,明天就給你賺回來……”魯大媽急于翻本、信以為真。可直到所有錢財被吸干,她再也沒有賺到過一分錢。
62名成員陸續落網 最高被判十一年
2019年底,劉某得知老婆快要生孩子了,便請同事照看工作,帶上掙來的錢飛回老家。此時,公安機關已經查到相關案件線索,并抓捕了該公司相關人員。
劉某的歸來,成為案件偵辦的突破口。通過訊問被抓捕的人員和多方取證,公安機關鎖定劉某就是這個詐騙團伙的頭目之一,并迅速將其抓獲。隨后的4個月時間里,該犯罪團伙62名成員相繼落網。
2020年3月,淮陰區檢察院檢察官提前介入該案。檢察官參與提審時,主犯劉某起初以區塊鏈投資、去境外做生意、旅游等為掩飾,拒不供述犯罪事實。后來,在大量證人證言、詐騙平臺電子數據面前,他才承認犯罪事實。
辦案檢察官介紹,該案受騙人數眾多,犯罪嫌疑人詐騙得手后就銷毀所有的手機、手機卡,給案件審查工作帶來較大困難。
在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取證的基礎上,檢察官通過調取后臺轉賬記錄,與2600余名被害人陳述、被騙金額進行逐一比對,核算被害人利益受損金額,準確查清了犯罪的總體數額。在檢察機關和公安機關共同努力下,39名犯罪嫌疑人退還詐騙贓款623萬余元。
2021年1月10日,淮陰區檢察院以詐騙罪對62名被告人提起公訴。據檢察院指控,該案是一起涉案人數眾多、涉案金額特別巨大的電信詐騙案。2021年1月,淮安市淮陰區檢察院以詐騙罪對劉某等人提起公訴,劉某等62名被告人一審被法院以詐騙罪分別判處十一年至三年不等有期徒刑,各并處罰金100萬元至12萬元不等。
此后,55名被告人認為判決的刑期過重,提出上訴后,淮安市中級法院經審理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罪準確,量刑適當。近日,淮安市中級法院作出維持原判的終審裁定。
今年1月,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劉華作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該起案件作為“涉案人數眾多、涉案金額特別巨大的電信詐騙案”被寫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