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8月26日電 題:理財公司如何落實內控管理新規?
作者 杜陽 中國銀行(行情601988,診股)研究院博士后
理財公司進入規模發展到質量提升的關鍵階段,內控合規是重要一環。8月25日,銀保監會發布《理財公司內部控制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理財公司內部控制進行全方位監管,為推動理財公司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資料圖】
《辦法》在遵循包括問題導向、行業對標、風險底線以及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等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從內部控制職責、內部控制活動、內部控制保障以及內部控制監督四個方面提出具體要求。
在內部控制職責方面,理財公司應該具有明晰的組織架構,要明確各方責任,避免出現交叉任職的情況,并且各部門要定期對內控制度建設進行自查或整改。
在內部控制活動方面,理財公司要定期對各項業務和管理活動進行評估,不斷完善內部控制體系,重點關注理財產品設計管理、產品存續期管理、理財賬戶管理、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投資決策授權管理等多項制度的建立。
在內部控制保障方面,要提升業務管理的數字化水平,建立健全投資者信息處理管理制度、數據質量控制制度以及會計核算和估值系統等。在內部控制監督方面,對內部控制審計評估的頻率以及質量等內容提出要求。
此外,《辦法》設置了6個月的過渡期,給予各理財公司充足的時間進行吸收學習,并在此基礎上及時整改。
2022年,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基本完成,理財業務回歸“受人之托、代客理財”本源,理財公司發展穩步跨入提質增效的新階段。
根據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截至2022年6月末,共有29家理財公司獲批籌建,其中27家獲批開業。銀行及理財公司理財產品合計余額29.1萬億元。其中,理財公司產品余額19.1萬億元,同比增速超過90%。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以及理財意愿的增強,理財公司發展將面臨重大戰略機遇期。內控合規是理財公司穩健運營和防范風險的必然要求,良好的內部控制管理有助于理財公司及時發現和應對內外部風險,降低重大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并有助于管理人員對理財公司的運行情況作出正確判斷,及時調整經營戰略,助力公司行穩致遠。
在理財公司邁入新發展階段的關鍵時點,《辦法》的施行將助力理財公司更好地把握機遇、迎接挑戰,真正實現理財業務的高質量發展。
未來,理財公司要提升內部控制管理水平,須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一是完善異常交易監測制度。充分發揮大數據、云計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手段所帶來的優勢,在理論模型的基礎上,構建更加完善的異常交易監測體系。
二是完善子公司與母銀行之間的防火墻制度。集團層面應該提升并表管理的垂直化和集中化,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完善包含理財公司在內的集團內控機制。
三是提升理財公司的信息披露質量。以事后審查作為重點,對理財公司內部治理過程中存在的違規行為保持高度警惕,做到發現及時、查處有力、處罰嚴格。
四是要從制度層面入手,做好內控合規管理的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一套完備的理財公司內部治理相關的規章制度體系,切實有效為提高理財公司發展質量保駕護航。
同時,要高度關注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理財市場乃至金融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