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上下堅持發揮有效投資對穩增長調結構的關鍵性作用,推動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保持投資平穩較快增長,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形成強力支撐。”9月20日上午,在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舉行的“山西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十六場發布會上,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閆中立說。
據介紹,10年來,我省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
投資規模穩步增長,投資效益持續提升。2021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7%,增速在全國的位次由2012年的第21位提升到第10位;2013年- 2021年平均增長7.9%。每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拉動地區生產總值由1.3萬元提升至2.9萬元,投資效益翻了一番。
投資結構不斷優化,投資活力進一步增強。新動能投資成為突出亮點,2015年-2021年,全省高技術產業投資年均增長13.7%。服務業投資持續發力,2013年-2021年平均增長12%。民間投資環境不斷優化,民間投資占全省投資比重由2012年的49.7%上升至2021年的53.9%,成為拉動投資增長的主力軍。
重點領域建設成效顯著,一批重大項目順利實施。“兩新一重”建設加快推進,5G基站、數據中心等新基建持續發力;水利、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領域建設不斷加強;教育醫療、文化體育、保障性安居工程、生態環保等社會民生投資成效明顯。“三個一批”項目建設壓茬推進,吉利、富士康、中車等龍頭產業項目相繼建成投產達效,2021年全省產業投資占比達46.1%。
抓項目促投資工作機制不斷完善,要素保障能力明顯改善。構建起以儲備項目為基礎、年度建設項目為支撐、重點工程為引領的項目一體化謀劃、服務、保障工作體系,強化各類項目建設情況的全口徑調度,對省級重點工程實施堵點破解、土地專供等全流程服務,統籌推進用地、用能、環境容量、市政配套、資金等全要素保障。
投融資體制改革持續深化,投資建設便利化水平有效提升。大幅取消、下放投資審批事項,出臺《山西省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辦法》,落實企業投資主體地位。建成貫穿省市縣三級的投資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實現投資審批“一網通辦”。全面推行“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從立項到開工,時間平均縮短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