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金融界9月29日消息 日前,招商證券(行情600999,診股)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在“2022中國銀行(行情601988,診股)業排行榜200強”發布會上指出,過去十多年來,中國銀行業總體上從一個高成長的行業,進入到一個成熟的中低成長的行業當中,這與中國整體經濟下臺階的走勢緊密相關。經過一段時間的下行后,中國銀行業的盈利狀況目前相對企穩。預計 2022 年中國銀行業的盈利增速也就在百分之五六的水平,這與整體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不過,廖志明強調,銀行業的區域分化相對較大,這也與中國經濟的現狀緊密相關。一些省份的經濟發展非常不錯,但也有一些區域的經濟情況相對糟糕。與此同時,銀行業的區域經營分化,也與銀行的戰略能力緊密相關。
目前,中小銀行面臨哪些挑戰?廖志明指出,中小銀行特別是東北地區的中小銀行,經營壓力明顯上升。從整個行業來看,2022 年上半年的息差水平,整體大概在 1.9%左右,預計2023年整個商業銀行的息差會降到1.8%,說明息差十年來一直處在下降趨勢當中。隨著息差的不斷下降,部分中小銀行的經營會在一定程度上持續受到負面影響。
此外,貸款利率大幅下行,從2018年以來整個企業的貸款利率下降了兩百個百分點,在這個過程中,銀行的負債成本其實從2018年以來,幅度是比較小的。廖志明表示,預計2023年銀行業的息差壓力會比今年更大一些。
廖志明指出,監管當局對未來中小銀行風險處置的一個態度是,資質比較差的銀行,可以進行并購重組,加大抗風險能力。對于化解中小銀行風險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