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9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47萬億元,大幅超出市場預期,同比多增8108億元,尤其是企業中長期貸款增長明顯,貸款結構進一步改善。這可能是8月24日國常會一攬子穩增長政策落地生效的結果,包括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設備更新改造貸款優惠、以及保交樓貸款等政策,基建、制造業和社會服務等領域或為貸款需求主力。在貸款的支撐下,社融增速回升0.1個百分點至10.6%。
央行發布2022年9月份金融信貸數據。其中,新增信貸2.47萬億元(去年同期1.66萬億元);新增社會融資總額3.53萬億元(去年同期2.90萬億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長 10.6%(上月10.5%);M2同比增長12.1%(上月12.2%)。對此,我們點評如下:
▍9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47萬億元,大幅超出市場預期,同比多增8108億元,尤其是企業中長期貸款增長明顯,貸款結構進一步改善。
9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47萬億元(同比多增8108億元),大幅高于Wind一致預期的1.76萬億元。這是2020年4月以來,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最高的一個月。不僅貸款的總量超預期,結構同樣非常亮眼,尤其是企業中長期貸款。9月新增企業貸款1.9萬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增加1.3萬億元,短期貸款增加6567億元,票據融資減少827億元。企業中長期貸款最為增長明顯,比去年同期多增了6540億元,這一多增幅度也是自2021年3月以來的最高值。當然,居民貸款仍是弱項,9月新增居民貸款6503億元,同比少增1383億元,還是因為地產銷售拖累按揭貸款。
▍貸款需求的好轉可能主要來自于穩增長政策支持下的基建、制造業和社會服務等行業。
8月24日國常會提出19項穩經濟接續政策。此后,各部門快速出臺落實細則,穩增長政策落地生效。
第一,2批共6000億元的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陸續發放,作為基建等項目的資本金,撬動配套的銀行貸款。
第二,央行設立規模2000億元以上的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支持銀行以優惠利率向制造業、社會服務領域和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設備更新改造提供貸款。
第三,“保交樓”專項借款已經于9月下旬開始支付。
▍9月社融增速為10.6%,較上月提升0.1個百分點,信貸是主要支撐,另外委托貸款連續第2個月增加超千億。
9月社融增量為3.5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6245億元,多增部分主要來自于信貸。非標方面,9月委托貸款增加1507億元(同比多增1529億元),這是連續第2個月增加超千億。再上一次單月新增委托貸款超千億還是在2017年。自從金融去杠桿政策實施以來,委托貸款一直是逐漸小幅壓降的趨勢,平均每個月減少小幾百億的速度。但是現在連續2個月的大幅增加可能表明相關監管政策發生了改變。9月外幣貸款和信托貸款繼續保持小幅減少的趨勢,分別減少713億元和192億元。9月政府債新增5525億元,同比少增2541億元。9月8日國常會提出盤活地方2019年以來結存的5000多億元專項債限額,預計將主要在10月發行。9月企業債券和股票融資分別增加876億元和1021億元,與前幾個月規模基本相當。
▍居民和企業存款增加,非銀存款減少,居民風險偏好仍然偏低。
9月,M2同比增速為12.1%,比上月下滑0.1個百分點;M1同比增速為6.4%,比上月提高0.3個百分點,但主要是基數效應影響。整體看M2和M1的變動都不大。9月居民存款同比多增3232億元,企業存款同比多增2457億元,非銀存款同比少增2136億元,財政存款同比多增231億元。9月股市出現較大幅度下跌,居民投資熱情不佳,可能傾向于選擇更加穩妥的銀行存款,減少對股市和基金的配置。財政支出的速度有所放緩。今年3-8月,財政存款一直都是同比少增的,體現為財政支出加速(導致余額減少)。但是在央行利潤上繳和專項債融資基本使用完畢后,財政支出的速度也回歸了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