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北溪迷霧正在被逐層撥開!
據新華社消息,丹麥哥本哈根警察局18日發表聲明說,對位于丹麥附近海域的“北溪-1”和“北溪-2”管道泄漏點展開的初步調查顯示,管道泄漏事故為強烈爆炸所致。
此前,德國警方使用水下無人機,拍攝北溪泄氣處的現場畫面,發現一個直徑8米的大破洞,顯見其爆炸威力和破壞程度相當驚人。德國內政部發言人表示,德國聯邦警察已經完成對北溪管線涉嫌破壞行為的調查工作,并移交了調查結果。
比較有意思的是,同樣是在本周二,英國即時交付的批發天然氣價格下跌73.2%,至15.50便士/撒姆,而此時歐美股市再度集體狂飆。究竟發生了什么?
北溪迷霧
綜合多家媒體報道,丹麥哥本哈根警方周二表示,對連接俄羅斯和德國的兩條水下管道的氣體泄漏進行的初步調查發現,“強烈的爆炸”造成了破壞。
調查結果似乎與瑞典國家安全局本月早些時候進行的犯罪現場調查相似,這加強了對“嚴重破壞”的懷疑。
9月26日,北溪1號和2號管道發生一連串爆炸,天然氣噴涌到波羅的海表面。爆炸在四個地點引發了四次氣體泄漏——兩個在丹麥的專屬經濟區,兩個在瑞典的專屬經濟區。當時,丹麥警方表示,將成立一個包括挪威警察情報局在內的聯合小組,以處理對這些事件的進一步調查。
丹麥方面的聲明稱,現在就與瑞典和德國等國的國際合作將在何種框架下進行討論還為時過早,因為這取決于幾個參與者,包括各個國家的哪些當局處理方案。丹麥警方表示,無法確定調查何時可能完成。
許多歐洲人懷疑北溪天然氣泄漏是襲擊的結果,尤其是在歐盟和俄羅斯之間激烈的能源對峙期間發生的。克里姆林宮一再駁斥其摧毀管道的說法,稱此類指控“愚蠢”和“荒謬”,并聲稱美國從天然氣泄漏中獲益最多。白宮否認與涉嫌襲擊有任何牽連。
此前,德媒Tagesschau、明鏡周刊報道稱,德國聯邦警察原本要派潛水員勘查北溪管線損壞情況,但因現場沒有水深70米的潛水裝備而作罷,于是改用德國武裝部隊的水下無人機進行拍攝,從照片發現泄氣處竟有一條直徑8米的大破洞。調查人員認為,如此大規模的范圍,只有“爆炸威力”才辦得到。德國內政部發言人表示,德國聯邦警察已經完成對北溪管線涉嫌破壞行為的調查工作,并移交了調查結果。
英國天然氣價格狂跌
北溪迷霧仍未解開,但歐洲天然氣的供應死結似乎有了一個解。10 月14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同意在其領土建設一個國際天然氣供氣樞紐,色雷斯是該項目最重要的區域,有望成為替代“北溪-1”和“北溪-2”的歐洲天然氣新樞紐。
土耳其能源和自然資源部長登梅茲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提出的關于在土耳其建立天然氣運輸樞紐的提議“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但他也表示,現在評估普京提的提議還為時過早。土耳其完成了許多類似的國際項目,在土耳其建立天然氣運輸樞紐“技術上是可行的”,還需要從多方面進行評估和研究。
另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7日報道,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總裁米勒也表示,不排除建成土耳其天然氣樞紐后,新樞紐承接北溪管道的全部輸氣量。此前,俄羅斯總統普京提議,俄可以通過土耳其向歐洲供氣,并在土耳其建設歐洲最大天然氣樞紐。
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診股)證券認為,土耳其同意在其領土與俄羅斯共建國際性天然氣新樞紐,有望替代“北溪-1”和“北溪-2”。10月12日,普京出席“俄羅斯能源周”國際會議論壇時提議,可以通過土耳其向歐洲供給天然氣,并且在土耳其建設歐洲最大天然氣樞紐。
可能是受此影響,北京時間周二傍晚,英國即時交付的批發天然氣價格下跌73.2%,至15.50便士/撒姆。
歐美股市狂飆
天然氣價格在跌,油價也在跌,這使得市場對于通脹的預期快速下降,相應地,歐美股市迎來了超級糾錯行情。在經歷了周一的大漲之后,美股周二開盤繼續狂拉,三大指數開盤漲幅都超過2%,納指漲幅接近3%。
許多華爾街經濟學家仍堅信,美國通脹將在明年大幅放緩。根據彭博社對經濟學家的最新月度調查,被央行視為首選通脹指標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顯示,明年第四季度年均增長2.8%,2024年第一季度為2.6%。該調查是在最新CPI報告發布之前進行的。
美聯儲自己的預測描繪了類似的畫面。根據9月份會議的最新預測,他們預計2023年和2024年核心PCE價格指數中值分別為3.1%和2.3%。與此同時,他們現在看到今年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價格指標為4.5%,高于6月份預測的4.3%。
富國銀行經濟學家周五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鑒于服務業的持續強勁和汽油價格的反彈,我們預計通脹的消退速度將有所放緩。但我們越來越相信核心通脹的趨勢是下降的。”
德意志銀行高級美國經濟學家布雷特·瑞安(Brett Ryan)也預計,在失業率上升和經濟衰退的情況下,通脹將在明年年底前顯著放緩,核心PCE將降至3.5%。
事實上,如果俄烏沖突帶來的能源和糧食影響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得到緩解,全球通脹亦將大幅度下滑。也就是說,若俄烏沖突終結,通脹可能也會快速下滑。目前的情況是,歐洲的天然氣問題似乎正在緩解,而美國釋放的原油儲備亦壓低了國際油價。但這些措施是否具備持續性,也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