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10月26日聯同國際結算銀行創新樞紐(創新樞紐)轄下香港中心、泰國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中央銀行發布題《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以央行數字貨幣連接經濟》(《Project mBridge: Connecting economies through CBDC》)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闡述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以下簡稱“數字貨幣橋項目”)的試行成果及收獲。
4地20家商業銀行參與
完成2200萬美元真實交易
據悉,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今年第3季由實驗階段邁進試行階段。為期六個星期的試行是至今最大規模的跨境央行數碼貨幣(CBDC)試行,共有來自四個司法管轄區的20間銀行參與,利用數字貨幣橋平臺進行超過160宗支付及外匯交易,總額逾2200萬美元。數字貨幣橋項目亦是其中一個率先以多種央行數碼貨幣為企業跨境交易進行真實結算的項目。
報告透露,2022年8月15日至9月23日期間,來自香港特別行政區、中國大陸、阿聯酋和泰國的20家商業銀行代表其企業客戶使用各自中央銀行在數字貨幣橋平臺上發行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進行了支付、外匯交易(FX)及同步交收(PvP)等交易。該試點項目成功為企業客戶在平臺上用多國中央銀行數字貨幣進行了真實的直接結算。期間,該平臺上發行了1200萬美元,促成了逾160筆支付、外匯交易及同步交收等交易,交易總價值達2200萬美元。
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表示:“金管局很高興能夠與創新樞紐及數字貨幣橋項目其他創始成員順利完成試行。我們衷心希望這次試行的經驗能為中央銀行界帶來啟迪,協助各央行探討利用CBDC提升跨境支付的速度。我們鼓勵各央行以觀察員或參與者的身份加入數字貨幣橋項目,從而產生強大的網絡效應及充分發揮項目的潛力。”
打造向多國數字貨幣開放的通用平臺
數字貨幣橋測試項目旨在打造一個基于分布式賬本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DLT)的通用平臺,多國央行可在此平臺上發行各自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CBDCs)并進行央行數字貨幣的兌換。數字貨幣橋項目希望打造一個中央銀行、商業銀行高效、低成本向多國數字貨幣開放的通用平臺,為中央銀行和商業參與者構建一個可以直接鏈接的網絡,以大幅提升國際貿易流動和跨境業務的便利性。為驗證這一構想的可行性,中央銀行專門設計了一個原生區塊鏈——數字貨幣橋賬本,作為央行靈活執行多種貨幣跨境支付的專用平臺。
該平臺設計特別注意功能模塊化、可擴展性以及遵守特定司法管轄區的政策和法律要求、法規和治理需求。該平臺設計確保數字貨幣橋項目遵守國際清算銀行支付和市場基礎設施委員會(CPMI)/國際清算銀行(BIS)創新中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向G201提交的報告所強調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五項總體原則:不傷害,提效率,增彈性,確保與非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系統的共存和互操作性,以及增強金融包容性。
報告表示,數字貨幣橋項目會在項目早期階段、試點和政策、法律和監管分析中吸取的經驗教訓,并繼續進行技術創新和測試,包括改進現有功能及添加新功能。展望未來,金管局表示,將與項目其他成員將繼續努力,將數字貨幣橋平臺發展為“最簡可行產品”,讓系統最終正式投入運作。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也在布局多國央行數字貨幣跨境支付平臺。10月5日, SWIFT在官網公布了其央行數字貨幣(CBDC)用于跨境支付的試驗結果。在針對不同技術和貨幣進行了為期8個月的試驗之后,該機構公布制定了全球央行數字貨幣網絡的相關規劃,此次試驗參與者包括多個國家央行及全球性商業銀行等14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