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焦點財經訊 耿宸斐11月7日,體育總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游部、林草局、國鐵集團聯合關于印發《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的通知。
通知指出,到2025年,戶外運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基本形成供給與需求有效對接、產業與生態協調發展、產品與服務品牌彰顯、業態與模式持續創新的發展格局。戶外運動場地設施持續增加,普及程度大幅提升,參與人數不斷增長,戶外運動產業總規模超過3萬億元。
到2035年,戶外運動產業規模更大、質量更優、動力更強、活力更足、發展更安全,成為促進人民群眾身心健康、提升獲得感和幸福感、推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力量。
推動自然資源向戶外運動開放。圍繞可利用的森林、草原、沙漠、湖泊、海灘海域等自然資源,在符合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相關法律法規、管控要求和項目準入制度的前提下,在部分有條件的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劃定合理區域開展自然資源向戶外運動開放試點,建立健全自然保護地開展戶外運動的監管制度。
同時,加強戶外運動場地設施建設。利用風景道、步道、水道、雪道、跑道、騎行道等線狀道路,串聯山地戶外營地、航空飛行營地、濱海度假營地、汽車自駕運動營地、運動船艇碼頭、自行車驛站、滑雪場等設施,形成全域覆蓋、配套完善的戶外運動場地設施供給格局。加強戶外運動場地設施運營管理,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提升場地設施運營水平。推廣“政府建設、企業運營”“政府和企業成立合資企業建設運營”等公建民營模式,強化政府要素保障能力,保障企業市場化運營靈活度,提高戶外運動營地及配套設施的建設運營效率。
培育戶外運動市場主體。到2025年,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的戶外運動龍頭企業。鼓勵龍頭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智造等領域加強協作,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引導中小微戶外運動企業深耕細分市場,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鼓勵有條件的企業以單項冠軍企業為目標做強做優做大。推進各級戶外運動協會組織、俱樂部建設,完善戶外運動組織標準規范,充分發揮各級協會組織、俱樂部在營造氛圍、組織活動、服務消費者等方面的作用。
創新戶外運動消費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推動科技賦能戶外運動場景,開發智能騎行、智能劃船、模擬飛行等線上產品和服務,打造戶外運動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的消費新模式。鼓勵將戶外運動裝備門店打造成為沉浸體驗中心、創新科技展館和品牌文化中心。創新戶外運動用品柔性制造與個性化設計,開拓戶外運動個性化、智能化、時尚化消費新業態,引導高端消費回流。推進戶外運動消費場景與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融合,轉化綠水青山生態價值。支持和引導滑雪場等戶外運動場所創新四季運營產品。鼓勵有條件的戶外運動場所延時經營,挖掘夜間戶外運動消費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