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隨著個人養老金業務的開閘,各類養老金融產品開始持續上新。截至目前,首批試點的工、農、中、建四家銀行均已發行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同時,已有多家股份行在個人養老金專區上線養老專屬存款產品。各類養老儲蓄產品有何不同,在辦理時需要留意哪些問題等,成為金融消費者關注的熱點。
四大行特定養老儲蓄產品開售
作為個人養老金投資的“種子選手”,特定養老儲蓄自試點啟動以來,就受到廣泛關注。截至目前,首批試點的工商銀行(行情601398,診股)、農業銀行(行情601288,診股)、中國銀行(行情601988,診股)、建設銀行(行情601939,診股)四家銀行,已在廣州、青島、合肥、西安、成都5個城市發行特定養老儲蓄產品。整體來看,四大行推出的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種類型,產品期限分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檔。年滿35周歲的試點城市居民即可購買,每人購買的上限為50萬元。產品利率方面,略高于大型銀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掛牌利率。從目前發行的特定養老儲蓄產品來看,5年期整存整取產品利率在3.5%-4%之間,各家銀行、各試點城市間略有不同。而同期四大行5年期存款掛牌利率為2.65%。以工商銀行為例,特定養老儲蓄5年期產品中,合肥、青島整存整取產品執行3.5%利率,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執行2.05%利率;廣州、西安、成都整存整取產品執行4%利率,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執行2.25%利率。業內人士指出,與普通定期存款相比,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存期更長,符合養老定位,且不同期限的產品與客戶年齡有一定適配性,更加精準服務養老需求。
部分養老專屬存款產品上線
值得留意的是,由于養老金資金賬戶購買儲蓄產品的報送信息系統對接還沒有完成,已經開立了個人養老金賬戶的投資者,暫時還不能通過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購買特定養老儲蓄產品。不過,記者注意到,近日已有多家股份行在個人養老金專區上線養老專屬存款產品。同時,據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披露,截至12月15日,有2家股份制銀行開通儲蓄產品交易業務。總體來看,個人養老金專屬存款產品期限大多集中在1年至5年之間,利率最高為3.3%,相對高于銀行普通存款產品,低于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如某股份行推出的養老儲蓄產品期限為2年、3年、5年,年利率分別為2.65%、3.25%和3.3%。而另一家股份行推出的養老專屬存款產品期限為1年、2年、3年、5年,年利率分別為2.15%、2.65%、3.25%和3.3%。根據《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商業銀行所發行儲蓄存款(包括特定養老儲蓄,不包括其他特定目的儲蓄)均可納入購買范圍,而參加人僅可購買本人資金賬戶開戶行所發行的儲蓄產品。這也意味著,個人養老儲蓄產品包括特定養老儲蓄與適合個人養老金長期投資的其他個人養老儲蓄產品。在分析人士看來,率先出爐期限較短、利率較高的儲蓄產品,是銀行吸引客戶開戶的方式之一。
特定養老儲蓄利率具有吸引力
目前市場上主流養老金融產品包括養老理財、養老目標基金、商業養老保險、養老儲蓄等。根據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發布的《中國養老金融調查報告2021-2022》,銀行存款或銀行理財是公眾進行養老財富儲備的主流方式。
明明債券研究團隊認為,個人養老金的目標客戶大多風險偏好較低,與銀行的養老理財和養老儲蓄產品也為適配,因此在開始階段,預計養老理財和養老儲蓄將占據絕大多數個人養老金的配置。同時,養老儲蓄靴子的落地,未來有望成為低風險偏好養老資金的最優去處。
那么,個人養老金專屬儲蓄產品與特定養老儲蓄產品相比,有什么區別呢?除產品期限和利率不同外,目前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三類,個人養老金專屬儲蓄產品為整存整取。同時,特定養老儲蓄產品目前僅在合肥、廣州、成都、西安、青島五個城市試點,個人養老金專屬儲蓄產品則可在36個先行城市或地區購買。
此外,特定養老儲蓄產品不受個人養老金賬戶每年1.2萬元上限的限制,可以通過客戶銀行賬戶直接購買,每位儲戶在單家試點銀行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存款本金上限為50萬元。
分析人士認為,特定養老儲蓄首發產品利率具有吸引力,但后續高收益或難以持續。“考慮到銀行體系資金本身具有‘借短貸長’的特點,長期限的養老儲蓄降低了存貸期限錯配,卻很難借助更長期限設置來增厚收益,后續高收益或難以持續。”光大證券(行情601788,診股)報告指出。
目前,特定養老儲蓄產品每5年為一個計息周期,5年以后將根據當時的市場利率重新定價。有銀行人士指出,“未來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利率不排除有下調的可能性。如果客戶因年齡要求選擇了5年以上期限的特定養老儲蓄產品,5年以后該產品利率重新定價時,可以選擇提前贖回或繼續儲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