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8月7日訊(記者 夏淑媛)近日,重慶市金融監管局一連公布10張罰單,其中9張罰單對中華財險及個人合計罰沒551萬元,另一張對陽光信保及個人合計罰沒275萬元,還有1名工作人員被終身禁業。
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看來,當下金融監管理念已經從注重合規向以風險為本轉變,從監管“父愛主義”向“監管姓監”轉變,保險業以合規經營為底線,按照低風險、高聲譽服務國家戰略、保障民生,行業發展才會天寬地闊。
中華財險、陽光信保同日領數百萬元罰單,監管歷數“九宗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重慶市金融監管局分別對中華財險、陽光信保兩家保險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員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共開出10張罰單,合計罰沒826萬元。
其中,中華聯合財險重慶分支及相關個人合計被罰541萬元,涉及1個分公司及8個支公司,以及28名相關責任人。陽光信保被罰240萬元,5位相關責任人被罰沒35萬元,1位責任人被禁止終身禁入保險業。
具體來看,以上處罰事由涉及虛假承保理賠、虛構中介業務套費、編制虛假資料、為他人或機構牟取不正當利益、未嚴格執行備案保險條款和費率、聘任不具有任職資格高管、違規投資設立SPV公司、違規利用SPV公司發放委托貸款、風險控制不到位九宗罪。
虛假承保、理賠騙取農險保費補貼,中華財險重慶分公司秀山支公司被罰款160萬元,兩位相關責任人被警告并合計罰款20萬元。
虛構保險中介業務套取費用、編制虛假財務資料、利用開展農業保險為其他機構或者個人牟取不正當利益。中華財險重慶分公司北碚中心支公司被罰款61萬元,7位相關責任人被警告并罰款62萬元。
未嚴格執行經備案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聘任不具有任職資格高級管理人員,中華財險重慶分公司被罰款60萬元,3位責任人被警告并罰款34萬元。
編制虛假財務資料,中華財險重慶分公司江津中心支公司被罰款13萬元,2位相關責任人被罰警告并罰款4萬元;中華財險重慶分公司萬州中心支公司被罰款21萬元,4位相關責任被警告并罰款10萬元;中華財險重慶分公司永川中心支公司被罰款11萬元,2位責任人被警告并罰款2萬元。
虛構保險中介業務套取費用、編制虛假財務資料,中華財險重慶分公司黔江中心支公司被罰款36萬元,5位相關負責人被罰27萬元。
中華財險重慶分公司璧山支公司、江北支公司因虛構保險中介業務套取費用,合計被罰款22萬元,3位相關負責人被罰8萬元。
而陽光信保則因違規投資設立SPV公司、并利用SPV公司發放委托貸款、編制虛假報表和資料、風險控制不到位、未按照規定使用經備案的保險條款5項事由被處以240萬元罰款,5名相關負責人被警告并處罰款35萬元,另有一名工作人員被處以禁止終身進入保險業。
保險業應低風險、高聲譽融入服務國家戰略和保障民生大局
雖然罰單體現的是保險業市場行為監管,但更深層次折射了保險監管理念的變化。
今年5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揭牌。約兩個月后的7月20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31家省級監管局和5家計劃單列市監管局,以及306家地市監管分局迎來統一掛牌。
王國軍在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成立,是保監會、銀監會合并為銀保監會后的進一步深化,在深化過程中,國家金融監管的力度并不會弱化,反而會加強”。
據他介紹,在我國短暫的保險監管歷程中,監管部門和保險公司及從業者之間的關系,曾經歷“貓鼠大戰”、“警察”指揮交通、“爸爸管兒子”的關系。
而如今回頭來看,“指揮交通”在改變,“貓鼠大戰”、“父愛主義”在終結,最后監管回歸本源,就是當“裁判”,通過制定并執行規則,使市場能夠正常地運轉下去,能有一個好聲譽、低風險,這就是監管部門的目標。
“監管傾向的變化看起來簡單,其實這里面一個很重要的思路,就是保險公司合規經營是底線,轉型要服從監管傾向的變化。保險業如何在監管改革的框架之下做得更好呢?那就是按照低風險、高聲譽服務國家戰略、保障民生大局,行業發展才會天寬地闊”王國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