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截至8月10日,62家上市房企披露半年報預告,其中38家公司虧損,占比超六成,24家上市公司預計盈利。
【資料圖】
南方+記者分析獲知,中國上市房企60健康指數(HFI-60)監測的60家上市房企中,22家A股上市房企,11家披露2023年半年報預告,9家預計凈利潤虧損,2家預計盈利,榮盛發展預計凈利潤10000萬元至13000萬元,深振業A預計凈利潤800萬元至1200萬元。
HFI-60納入監測的38家港股上市房企中,僅正榮地產發布了業績預告,預期集團于期內將錄得母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14億元至16億元(2022年同期的母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人民幣26.11億元)。
為什么虧損?諸多緣由都指向了市場環境及項目結轉結構變化導致毛利率下降,以及應對市場變化所采取的銷售策略帶來部分價值折損,此外交付規模走低也是房企業績走低的因素之一。
比如,首開股份公告表示,期內房屋集中交付增加,公司營收將達到190億元左右,但結利項目毛利率偏低,整體銷售毛利潤增幅較低。同時結利項目主要是合作公司,公司股權占比較低,對公司歸母凈利潤貢獻較少;期間費用同比維持穩定;公司聯合營企業期內結利較少;公司所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價值下跌,導致公允價值變動形成損失。
金科股份稱,報告期內,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主要原因系:雖報告期內公司房地產開發項目結算規模及結算毛利率整體保持穩定,但受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等影響,公司在售房地產項目的銷售規模及銷售毛利率仍有下滑趨勢;同時,報告期內公司新增投資不足,存量房地產開發項目逐步竣工導致符合利息資本化的項目及對應的金額減少,相關有息負債利息費用化增加。
港股正榮地產方面,對虧損原因進行了詳細說明:主要歸因于房地產行業整體需求下滑,項目售價下降,導致毛利率較2022同期下降及需計提資產減值;融資成本增加約70%至80%;出售若干附屬公司,及若干附屬公司的注銷使其累計匯率折算差異由其他全面收益重新分類至其他虧損,合計導致虧損約人民幣3億元;匯率波動而導致預期匯兌虧損約人民幣2.2億元;投資性物業公平值虧損約人民幣1.2億元。
A股預計盈利的24家上市公司中,張江高科同比增幅較大,上半年凈利同比預增超15倍。對此,張江高科方面表示,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公司實現租賃業務收入近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9%;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同比增加近2億元;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顯著增長,其中公司下屬子公司轉讓持有的上海張潤置業股權,實現投資收益近4億元。
業績增速較大的還有大名城,凈利同比預增超900%,沙河股份、津濱發展凈利潤同比預增超800%。
值得一提的是,保利發展和招商蛇口發布了業績快報,顯示不僅盈利,凈利潤還出現大幅增長。
保利發展業績快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83.76億元,同比增長24.93%;歸母凈利潤119.99億元,同比增長10.84%;招商蛇口業績快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約514億元,歸母凈利潤實現21.53億元,同比增長14.09%。
IPG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指出,今年下半年房地產市場會肯定會出現較大變化,一些優質房企、頭部房企和轉型較快的房企可能會迎來發展機會,進而市場地位和市場集中度快速上升。與此同時,大多數困難房企以及出現險房企如果不能快速轉型和恢復正常經營,則面臨越來越困難甚至市場出清的壓力與風險。也就是說,市場分化與市場競爭會更加劇烈。
(文章來源:南方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