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市民朋友們發現,身邊一些小孩因發熱、咳嗽、喘息、鼻塞等癥狀去醫療機構檢查,既不是新冠病毒也不是流感病毒,而是以前較少聽到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近期,北京、上海、廣東等多地報道,在醫院門診中檢查出RSV感染患兒有明顯增多趨勢。
(資料圖片)
什么是RSV?
怎么預防感染?
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呼吸道合胞病毒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1)RSV是一種有包膜、非節段的單負鏈RNA病毒,能夠在細胞培養時引起細胞融合形成“合胞體”形式,因而得名。
(2)臨床上以毛細支氣管炎或肺炎多見,癥狀以咳嗽、喘息為主要特征,嚴重者可出現呼吸急促,肋間隙凹陷、鼻翼扇動等表現。研究表明,發熱不是RSV感染的主要癥狀,近半數感染者無發熱癥狀。
(3)RSV可通過咳嗽或打噴嚏后排出的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嬰幼兒、老人、免疫缺陷人群等均易感。研究表明,低年齡是RSV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我國北方和華東地區(如上海、蘇州)RSV感染的季節性明顯,流行期一般開始于10月份,于12月左右達到高峰后逐漸下降,6-8月檢出率很低。南方地區(如廣州)的季節性趨勢不太明顯,除冬春季的RSV流行高峰外,6-8月也可出現小高峰,可能與南方地區氣候潮濕有關。
(4)新冠疫情期間,人們通過佩戴口罩等非藥物干預措施來預防,從而也切斷了其他呼吸道病原體的傳播途徑,導致人群“免疫訓練”減少。隨著國內疫情有效控制,人員流動性增加,人體“預存免疫力”下降,從而導致RSV的反季節流行。
(5)目前尚無治療RSV感染的特效藥,臨床上仍以對癥治療和廣譜抗病毒治療為主。
(6)截至2021年9月,全球已有33種RSV在研疫苗,其中20種處于臨床試驗階段。目前國內尚無上市的RSV疫苗。
如何區分呼吸道合胞病毒
和流感病毒感染?
(1)流感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癥狀以高熱為主,患者通常會有較嚴重的肌肉酸痛和乏力的表現。
(2)RSV感染不一定會導致高熱,多表現為咳嗽、喘息等,在病程中后期出現咳痰、痰多等癥狀。在RSV感染人群中,年齡越小的人可能感染癥狀越重。
(3)如果家庭當中沒有新冠病毒感染者,從目前的流行趨勢來看,孩子突然出現發熱、咳嗽、喘息等癥狀,RSV感染可能性更大。
如何防治呼吸道合胞病毒?
(1)在暫無疫苗和有效藥物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加強個人防護等措施預防感染。在RSV流行期,盡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外出時規范佩戴口罩,打噴嚏時注意遮擋;注意手衛生,勤洗手;在醫療機構就診時要做好個人防護,防止交叉感染。
(2)在RSV感染后,多數患者病情較輕,應盡量居家隔離休息,減少外出,給予常規對癥治療后病情可好轉。若嬰幼兒患者持續發熱、咳嗽喘息明顯,甚至有呼吸急促、呻吟,或有精神不好、煩躁不安、喂養困難或脫水等癥狀,應盡早就醫。
來源:淮安疾控
通訊員:黃興建
編輯:楊巧羽 張慧彬
責編:王祖曈
審核:于維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