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舉行“山西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十七場發布會,同時也是省工信廳專場新聞發布會。省工信廳副廳長張占祥介紹,我省工業體系更加多元完備,2021年山西規上工業涉及行業大類40個、行業中類157個、小類369個,逐步形成以煤炭、電力、焦炭、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傳統產業為主體的支柱性產業,高端裝備、新材料、數字經濟、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多元發展的工業體系。工業經濟實現快速增長,2021年,全省工業增加值歷史性突破萬億大關,從2012年的6330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10159億元,占GDP比重達到45%,年均增長5.7%,工業穩盤托底作用發揮明顯。市場主體量質持續提升,2021年全省凈增規上工業企業1384戶,規上工業企業由2012年的3905戶增加到6834戶,年均增加325戶。企業利潤不斷增加,全省規上企業實現利潤從2012年的807億元提高到2021年的2950億元。
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穩妥化解過剩產能,全面提升行業先進產能占比,推動鋼鐵、有色、焦化等9個傳統優勢產業對標“兩線”“雙控”實施改造提升,全省煤炭先進產能占比提高到75%,煉鋼先進產能占比提高到47%,焦化先進產能占比提高到64.5%,傳統優勢產業生存力發展力不斷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成長,有效謀劃新興產業合理布局,2016—2021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7%,快于規上工業3.8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工業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深入實施大數據發展戰略,出臺支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大數據、信創、半導體等高成長性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數字基礎設施能力持續提升。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收入達到1948億元,數字經濟規模突破5000億。
此外,實施全產業鏈培育工程,推行產業鏈“鏈長制”“鏈主制”,首批遴選了10條產業鏈,確定了20戶鏈主企業、76戶鏈核企業、441戶鏈上企業,全面推動重點產業鏈補鏈延鏈強鏈,10條重點產業鏈營收總額突破3300億元,初步實現集群成鏈發展,有效增強了山西工業經濟應對沖擊、抵御風險的能力。(記者秦昕 實習生王雨欣)